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很多人都有痔疮?
痔疮,肛门,直肠为什么很多人都有痔疮?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肛门脓肿:以急性发作为主,肛门周围疼痛、肿胀、有肿块,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肛周瘙痒症:指肛周皮肤无任何原发性皮肤损害的顽固性、慢性瘙痒。反复搔抓可以引起肛周皮肤增厚或皲裂等。
513
分享
痔的治疗有三大原则:
没有症状的痔没有必要药物或手术治疗,以生活习惯改善为主;
有症状的痔重在减轻和消除症状,而不一定非要根治;
痔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绞窄性痔、嵌顿性痔发生坏死、Ⅱ度以上内痔及混合痔可考虑手术治疗。
急性期治疗
绞窄性痔或嵌顿性痔发生后没有及时复位会出现剧痛,急诊后一般医生会将痔块推回肛门内复位,再用纱布垫在局部阻止再次脱出。如果已经发生坏死,需要考虑急诊手术。
一般治疗
改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对于痔疮患者非常重要。
痔急性发作期可以选择温水坐浴,一天进行2~3次,能够减轻炎症和水肿,缓解肛周不适和瘙痒。水温不宜过热,以免烫伤。
当痔赘或痔块脱出肛门时,需要进行手法复位,最好在睡前进行痔块复位,休息一夜可见明显好转。如果大便时痔块脱出,应洗净自行复位,用手指或纱布堵住肛门口,不让其再脱出,可以得到明显好转。
药物治疗
局部使用药物
含有利多卡因等局麻药的药膏可能会改善疼痛;
含有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的药膏可能会改善瘙痒;
硝酸甘油软膏等解痉药物能改善出血、疼痛、瘙痒、刺激和排便困难。其他类似的药物有硝酸异山梨酯软膏、外用硝苯地平制剂等;
中成药痔疮膏或栓剂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经验性使用,如马应龙痔疮膏(栓)每日1~2次。
须注意:含有局麻药或糖皮质激素的药膏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或皮肤黏膜变薄和萎缩,应避免长期使用。
口服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口服药物能缓解相关疼痛;
痔疮继发感染时,应注意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以控制感染。
可以口服一些中成药促进痔静脉回流,减少痔块出血,使痔块水肿消退,有利于恢复。
须注意:尽可能避免服用可引起便秘或腹泻的药物。
注射硬化治疗
此方法是通过注射硬化剂使痔和痔块周围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黏膜下组织纤维化,从而达到痔块萎缩,用于治疗Ⅰ、Ⅱ度出血性内痔的效果较好。
在肛周局麻后,插入肛门镜观察痔赘位置,然后在痔黏膜下层内注入硬化剂2~3ml。如果一次注射效果不理想,可在一个月后重复注射1次;如果痔块较多,也可分2~3次注射。
胶圈套扎疗法
此方法是通过特制胶圈套扎到内痔根部,利用胶圈的弹性阻断痔的血运,使痔缺血、坏死,然后脱落而愈合。可用于Ⅰ、Ⅱ、Ⅲ度内痔。
胶圈套扎法比硬化治疗或红外线凝结法更有效、安全性高且治疗次数更少。外痔不适合使用胶圈套扎疗法,因为这种方法会引起外痔剧烈疼痛。
红外线凝结疗法
与注射硬化方法原理相似,是通过红外光线让内痔变硬或萎缩,治疗Ⅰ、Ⅱ度内痔的效果较好,Ⅲ、Ⅳ度内痔复发率较高。
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
采用一种特制的带有多普勒超声探头的直肠镜,当探测到痔上方的动脉时,予以准确的缝合结扎,通过阻断痔的血液供应来缓解症状,主要用于Ⅱ~Ⅳ度内痔。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的人群,建议先选择胶圈套扎法、注射硬化治疗或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等门诊微创手术治疗,通常门诊治疗效果不好或有特殊情况的才考虑手术治疗。
痔切除术
是治疗严重痔最有效的方法,主要用于Ⅱ、Ⅲ度内痔和混合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主要用于Ⅲ、Ⅳ度内痔,非手术疗法治疗失败的Ⅱ度内痔和环状痔,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疼痛轻微、手术时间短,病人恢复快的优点。
血栓外痔剥离术
用于治疗血栓性外痔。
888
分享
痔疮如果及时干预、早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等并发症,另外也有可能出现治疗相关的并发症。
并发症
肛周感染是微创或手术治疗的重要并发症,初始症状可以有排尿障碍、疼痛加重或治疗后发热。如果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及时评估病情。
硬化治疗等注射疗法可能会有黏膜溃疡、坏死或罕见的感染并发症,例如前列腺脓肿或腹膜后脓肿。其中,硬化治疗后大约8%人群会出现短暂的菌血症,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胶圈套扎疗法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通常在套扎后几天内出现,可能与套扎后引起的溃疡有关。
痔切除术后很少出现并发症。常见的是术后出血,发生率在1%~2%左右。急性尿潴留发生率在1%~15%之间。静脉输液量减少、使用局麻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可能会降低。
其他的痔切除术后并发症有大便失禁、粪便嵌塞、肛门狭窄、直肠穿孔、尿路感染、脓毒症、直肠阴道瘘、腹膜后和盆腔脓肿、黏膜下脓肿和迟发性出血等。
546
分享
调整饮食结构、纠正排便习惯和保持良好生活方式,这是所有类型痔疮的基本基础治疗,有助于改善痔的症状,尽量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家庭护理
术后家庭饮食及护理,痔疮手术后,保持肛门会阴清洁,每日冲洗1~2次,两周内不宜饮酒和进食辛辣的食品,宜清淡饮食。
日常生活管理
多饮水,多摄入膳食纤维素;
限制高脂肪食物和饮酒;
规律运动,保持有规律的胃肠蠕动,促进排便;
调整不正常的排便习惯,如用力排便、久坐、久蹲,尽量缩短排便时间;
抬举重物时尽量避免长时间屏气;
痔疮发作时,尽量避免长时间坐着或者站着不活动;
注意肛周的清洁,避免频繁摩擦,尽量不使用肥皂等有刺激性或过敏风险的产品;
必要时使用温水坐浴,每天2~3次,水中不需要加肥皂和沐浴液等物质;
妊娠期人群应当侧睡,通过降低骨盆血管压力减轻痔疮。
日常病情监测
观察是否有便秘和大便坚硬,这可能加重痔疮。改善生活方式,包括进食含有纤维素的食物、食用纤维素补充剂或服用大便软化剂等。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建议及时就诊评估:
保守治疗后没有明显改善。
症状加重,例如剧痛、明显瘙痒、频繁或持续出血。
痔疮脱出并且需要手动复位,甚至复位失败。
预防
国际上强调的正确排便习惯包括4点原则:
排便时间3分钟:排便时间缩短到3~5分钟。如果排便2分钟都没有大便要停止排便,稍后再去或根据大便干燥程度使用大便软化剂等。
每天排便1次:一般排便频率是每天1次。如果大便不干燥、排便不费力,2~3天也可以。如果大便干燥、排便费力,可参考上一条。如果大便次数较多,对痔也是不利的。
排便时别太用力:不要过度用力,排便时不要看书、看报纸、用手机。如果排便很用力,要检查是否大便干燥和便秘。
足量纤维素:可以进食一些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或者口服市售的纤维素补充剂,每天大约20~25g,根据大便情况进行调节。口服纤维素的同时需要增加饮水量,因为单纯口服纤维素可能引起便秘。
上一篇:中医药大学的药学院的学生最终的出路除了考研就是做医药代表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