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钓到的鱼不认识,请问是什么鱼?
河豚,河豚鱼,剧毒钓到的鱼不认识,请问是什么鱼?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各种河豚食品
有机会可以试一试呀!吃河豚也不用再冒死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江苏沿江一带都喜欢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弓斑东方鲀,鲀科,为近海底层肉食性鱼类,以贝类、甲壳类和小鱼为食。多栖息于沿海及河口附近。遇敌时吸气胀成球形,漂浮水面。春季溯河繁殖。幼鱼在淡水肥育,翌春入海。个体小,常见体长100~150 mm。血及内脏剧毒,须慎食。血、肉和内脏均可入药。分布于东南沿海及其江河下游。
弓斑东方鲀既是食用鱼,也是一种鲀科观赏鱼,又称眼镜娃娃。
为近海底层肉食性鱼类,以贝类、甲壳类和小鱼为食。多栖息于沿海及河口附近。遇敌时吸气胀成球形,漂浮水面。春季溯河繁殖。幼鱼在淡水肥育,翌春入海。我国东、黄海及长江下游所产河鲀为溯河性产卵鱼类,性成熟后,每年二月下旬开始进入长江,上溯洄游入产卵场
成鱼因卵巢、肾脏、眼球、血液含有河鲀毒素,常由于处理不当发生中毒死亡事故,血及内脏剧毒,须慎食。幼鱼在江湖中生长发育,秋末春初入海,此时肉味鲜嫩可口,毒性较小,是群众喜食的时鲜珍品。我国、日本、朝鲜等国人们历来喜食,尤以日本最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明显,这只气鼓鼓的宝宝,是只又爱又怕的河豚。
河豚: 正式名:河鲀 属于鲀科,筋肉、皮、卵巢、眼睛血液、内脏、有剧毒,身上有刺,民间极少数人食用。
别名:气泡鱼、吹肚鱼、气鼓鱼
生活在河中,是淡水鱼,中国境内多个省份都有分布。
当受到威胁时,能够快速将水或空气吸入胃中,短时间内就会成倍膨胀,全身刺会竖起来,达到吓坏敌人目的。
因为有剧毒,不好食用,但外形可爱(特别是鼓起来时)身上花纹漂亮,常做为观赏鱼饲养。
中毒表现
食用河豚后,半小时~3小时为潜伏期,先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然后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舌头及全身麻木,最后出现呼吸衰竭,直至死亡;若有想食用者,请三思而后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图片是河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主料: 杏鲍菇、河豚鱼。
二、辅料: 食盐、调和油、胡椒粉。
三、做法及步骤:
1.将河豚鱼干提前泡好洗净后待用;
2.将河豚鱼干切成小块,用温水洗净;
3.在电炖锅中放入姜片、葱末;
4.接着放入洗净的河豚鱼干、姜片、切好的杏鲍菇;
5.向锅中倒入适量的水,开中档炖煮30分钟;
6.待水烧开后放少许胡椒粉、少许盐、一勺芝麻油、少许葱末;
7.半小时后,即可出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通俗一点儿,河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河豚,钓到就放生吧,虽然河豚肉鲜美味,但是处理河豚真是一门技术活,处理不好毒性很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