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唐朝为什么不修长城?
长城,突厥,唐朝唐朝为什么不修长城?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结合以上四点,便可确立长城的概念,即:
长城既是必要环境中,随保卫自身安全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在特定时期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能够维系民族意志,以及维护国家与政治之间整体统一性的精神纽带。
明确了长城的具体概念,就能方便我们站在客观角度,将长城的具体概念,套用到唐朝的特定时代背景下,通过一番简短的论证,从而得出“唐朝是否真的没有必要修建长城?”的结论。
首先我个人认为,唐朝的确没有必要修建长城。
理由有四:
第一,强大军事力量背后,更为强大凝结的军事信心。
以《新唐书·李勣传》里记载的唐太宗亲语为证:
太宗曰:“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朕今委勣于并州,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
这句话的意思为:
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臣良将,也不会安抚边境,所以他只能采取修长城的老方法,来抵御突厥。而今天,朕委任李勣到并州驻守边疆,边疆则安宁无事,岂不远胜修筑长城的老法子?
咱们先来看看,唐太宗李世民是在何种特定时代背景下,说出的这句话呢?
答案是贞观十一年,即公元637年,时任并州都督的李勣(jì),在前后十六年间,多次击退突厥南侵,为表彰李勣卓绝战功,唐太宗便封李勣为英国公,世袭蕲州刺史,并遥领太子左卫率。
这是属于既封为重臣,又给予更高军权与信任,可见唐太宗对李勣的器重。
(英国公·李勣)
同时也从直接反应出唐太宗的军事信心,他认为,有李勣坐镇的边疆固若金汤,一个并州都督公李勣,甚至比费尽人力物力修筑的长城所能起到的作用,还要大。
而且李世民也直言不讳,认为是自己会择才用贤,恰巧手下个个皆是治国之才,带兵良将,所以有着如此雄厚军事实力的唐太宗,同时具备了强大的军事信心。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唐初,尤其是贞观年间强盛无匹的国家实力之上,换言之,如果没有繁荣的经济做支撑,能否抵御住突厥的不断南侵,也是两说。
而抛开国家经济的有力后盾,还有唐初年间的府兵制度做依靠,上下一心,军令无阻,再加上如李勣这般治国安邦的人才,便给了唐太宗不修长城,也可保护国土安全的信心。
总结来说,这正是由于实力强大而导致的需求不足,由于军事,经济,人才等整体实力的强大,所以唐朝初期并不具备修筑长城来抵御突厥的必要需求,就像他本人所说,如果突厥再来犯,那有李勣去应付,就足够了,何苦再劳民伤财的修长城呢?
这便是我认为唐朝不必修长城的第一个理由,在强大军事力量的背后,有着更为强大凝结的军事信心。
第二个理由,不同于前朝的外交策略,以及面对游牧民族政权的攻防战略。
唐朝立国之后所采取的对外政策,共有两种:
一是针对小型或弱势的游牧势力,如吐谷浑,契丹这类尚未成大气候的游牧政权,而采取安抚为主,征伐为辅的策略,即使征伐,到最后也是会采用招安的政治手段,将其纳入大唐朝廷的控制范围之内。
二是针对大型或强势的游牧势力,如突厥这类老牌游牧强权势力,而采取防护为主,出击为辅的策略,具体表现为:
唐太宗曾明确下诏,鼓励与突厥相近的各州县修筑坚实城寨堡障,以及紧抓练兵,来保护自身安全,此乃“边兵囤防”之战略。
《册府元龟·卷九百九十一·外臣部·备御第四》:(武德九年九月)壬辰,修缘边障塞,以备胡寇。(太宗)下诏曰:“城彼朔方,周朝盛典,缮治河上,汉室宏规,所以作固京畿,设险边塞,式遏寇虐,隔碍华戎。……其北道诸州所置城寨,粗已周遍,未能备悉,今约以和通,虽云疲寇,然蕃情难测,更事修葺……其城寨镇戍须有修补,审量远近,计度功力,所在军民,且共营办,所司具为条式,务使成功,宣示闾里,明知此意。”
另外,由于突厥长期采取“以骑兵为主的游牧进攻战术”,且进攻目标不固定,依靠骑兵的高机动灵活性与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常年实施游击战,这就为唐朝的防御带来一定困难,首先就无法通过修建某段固定地区的长城来防御,毕竟突厥是打一处换一处,唐朝要想解决这类游击战术的威胁,总不能把边境全部修上长城,这可就不是劳民伤财那么简单了。
所以基于突厥一方的游击战和骑兵的高机动性,如英国公李勣,就制定出与之匹配的灵活战术,最好的御敌方法,是以加固城寨,不间断训练军民的基础上,将军队的灵活性与精准配置完整结合,比如为边防部队配备更为优良的战马和弩箭,积蓄起坚实军力,由此建立起“以点带面”的防御体系,并将斥候部署在远离城塞之处,尽量把战线拉往边城之外。
如此一来,就能提早发现敌情,再辅以多修道路完善交通,以便快马通行,这样一处遇到军情,能使四方迅速来援,发挥出“以点带面”防御体系的最大优势,就能有效遏制突厥一方的游击战术,从而最大程度的击退突厥来犯。
这一套战术理论,同样也为后世所延用,如武则天时期名臣狄仁杰,就曾直言:
当今所要者,莫若令边城警守备,远斥候,聚军实,蓄威武。——《旧唐书·狄仁杰传·言·疏勒等凋弊疏》
如上所述,便是唐朝对于强弱两种外邦势力,所采取的不同的应对措施,经由对弱安抚,对强而防的核心战略思想,使得唐朝维持了很长一段时期的国土安全。
另外,唐朝初年由唐太宗亲自设立严谨的将领选拔机制,首要前提就是“择才而用”,杜绝门阀士族的裙带任免,比如无能的贵族子弟,一概不许通过家族关系担任军中要职,而必须要通过制度选出真正的军事人才,由如此良领统兵守国,自然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从而决定了最终优秀的军事战略布局。
再者,这一种明朗的军事制度,也为后来唐朝府兵制崩溃,募兵制取而代之,并最终设立信任放权的“节度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这种制度,几乎贯穿了整个贞观时期,只在唐高宗后期因复杂的内部政治因素,而有所转变,但对外的大体方针并未大幅变动。
大体对外方针,仍旧保持唐太宗所设立的“边兵囤防”战略,只不过由于内部局势不稳,如武后专政等重大历史事件,而导致由唐太宗时期提倡的“主动出击”,逐步向“被动防守”靠拢,但不论是对弱还是对强,“边兵囤防”依然发挥出主要作用。
以上,便是我个人认为唐朝不必修建长城的第二个理由,即:
唐朝面对外胡势力,所采取的不同于前朝的外交策略,以及面对游牧民族强权的攻防战略。
第三个理由,长城自古作为南北对峙的防御性战略工事,前提是要达成“双方对峙”的局面,而唐太宗本人,包括后来李唐的统治阶级,也都有意打破此类固有格局,从而完全占据形势主导权。
这句话可能有些复杂,但理解起来并不难,以秦始皇时期修筑长城为例,主要的作用是为了“防御”,而并非是“进攻”,达成这一作用的前提,就是因为当时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上一篇:商标注册申请注意什么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