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好书推荐?
孩子,父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好书推荐?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全脑教养法》
前天晚上,闺蜜在微信里向我吐槽:说她老公觉得她惯着孩子,什么事情都讲道理,可也没什么用。孩子该闹闹该不听话还是不听话。以前人教育孩子哪有这么麻烦,令行禁止,再不听,打一顿就行了!
可养孩子不是养宠物,过去的人不知道那么多,对孩子的养育只停留在吃饱穿暖,剩下自己看着办的阶段,只是“生存式教育”;可现在不同,整个社会和家庭都对下一代有更高的期许,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等,期待孩子能完整全面的发展,这就需要父母提供“发展式教育”。可父母们该如何去做?需要了解哪些知识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养育孩子?
《全脑教养法》这本书就为父母们提供了一种思路。 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和育儿专家蒂娜·佩恩·布赖森共同撰写的。其中,丹尼尔·西格尔独创了里程碑式概念“第七感”,并将“整合”概念引入到了教养领域。 在书中,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我们去认识孩子的大脑,了解孩子的特性,然后从真实案例入手,手把手地教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如何去解决,很容易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全书主要围绕三点展开:
一:整合——打通“任督二脉”的神奇力量
整合是全书最核心的理念。我们的大脑分为很多区域:左脑掌管着逻辑和理性,右脑掌管着情感和非语言信息,下层大脑负责本能和冲动,上层大脑负责高级分析思维功能,还有专门处理记忆的部分,负责做出道德伦理方面的决定。让这些不同的部分协调运作,就是整合。 如果一个人想要成为武林高手,首先需要师傅帮他打通任督二脉,之后再习武才能事半功倍。父母帮助孩子整合大脑,就是打破壁垒,让他们避免陷入情绪化危机或者是思维的僵化刻板等极端状况,使他们越来越多地处于“刚刚好”的幸福平和状态,才能最大化地发展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二:第七感——了解自己,联结他人
第七感是什么?它不同于“第六感”的神秘和玄乎,这个词的基本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了解我们自己的心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父母要帮助孩子去了解真实的内心感受,知道此时此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这样的行为,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一切都是浮云”,所有的感受和情绪都会随时间消逝,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用总是执着于外界影响,而迷失了自我。 与此同时,父母也要教孩子联结他人。每一个“我”都将成为“我们”的一分子,只有建立了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我”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而共情力就是通往社会大门的钥匙。当孩子能识别另一个人的感受和观点,就证明他掌握了这个能力,学会了如何联结他人。
三:全脑教养指南——“傻瓜式”操作手册
“孩子之前在幼儿园好好的,突然有一天,非常抗拒去幼儿园,怎么办?”
“孩子在奔跑中摔倒受伤,向你哭诉,你应该怎么做?”
“你们一家三口在餐厅吃饭,小家伙突然离开桌子,面带挑衅,不断向你们吐舌头,怎么处理?”
……
这些父母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能够在书中找到解决方案。书中列出了12个方法,详细指导父母如何去教育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在一次次的问题挫折中成长。更贴心的是,作者还制作了儿童版漫画解说,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书中的概念和实际案例,父母可以照葫芦画瓢地解释给孩子们听,让他们更有代入感。
《全脑教养法》不仅是一本育儿书,还是本教育父母的书,每个章节都留出了板块给父母们,名曰“整合我们自己”。父母如果没办法先学习实践,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又如何去教育孩子呢?毕竟,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天天打麻将,如何要求自己的孩子专心学习?父母天天抱着手机,如何要求自己的孩子坐下来看书?父母总是脏话连篇,如何要求自己的孩子文明知礼仪?育儿先要育己!
养育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耐心,把每次问题冲突都当成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通过一次次问题的解决,让我们自己和孩子都变得越来越好!而我们所作出的努力和积极的影响不止体现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还会惠及我们孩子的孩子,一代代传承下去!这不就是教育的目的和本质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要把孩子教育好,最关键的就是亲子关系要处理好。要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家长一定是伴随孩子成长。
作为家长要经常和孩子沟通,多多了解孩子有什么问题,让她愿意和你分享,家长能给予一些建议和自己的观点,从而产生信任感。
从小培养一些好品质,要以身作则,不要只是嘴上说说。对她言出必行,不然时间久了,会不信任你。如果遇到一些事,你们意见不同,请你仔细听听她的话,让她把想说的说出来,然后在针对她的话来分析、判断。如果在某些事上是作为家长的错了,请向她道歉,让她从小就树立“人人平等”的概念和“自尊心”。
培养独立能力,有一些事能让她自己处理就让她自己处理,你只需要提提意见就可以。有关她的事情要让她知道、自己选择,不要事事都帮她准备好了,除了一些特别重要的事情由不得她,但还是要让她知道。
培养安全教育,生活中的用水、用电、煤气、化妆品、电梯以及交通安全,上网安全,交友安全及性教育。告诉她危险的存在、世界的复杂和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培养财商,定期定时给她一定的零用钱,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让她自由支配,锻炼理财能力。她想尝试的东西,尽量让她尝试,让她知道后果,且让她承担一点责任,培养责任心和敢作敢当的性格。
我向很多家长朋友推荐并赠送过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在我孩子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在书店里买到的,非常受益的一本书,通过我推荐,朋友看过反馈也不错。与其说是教育孩子,不如说是教育家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你见过哪些奇葩的地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