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阅读时如何做读书笔记?
笔记,自己的,读书笔记阅读时如何做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书笔记应该这么写,最近我读了一本什么书,这本书给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故事或道理,这个故事或道理给我印象如何,或让我明白了什么或懂得了什么,特别是书中的某个人或某句话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最后要写出自己的感想或体会就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提炼书中观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
首先我们做读书笔记就是为了应用到生活当中,如果读书却没有运用到实际,很容易就把这个知识点遗忘了,所以运用是重点。
但是很多人只是把读书当成一种努力的手段,并没有把提升自我当成最终目的,于是就为了读书而读书,写了一堆厚厚的笔记。
但真正理解并且掌握的人,并不多,所以很多人读了书发现没什么效果。
想要改变这一点,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说人话就是读完书,把内容的重点结合个人见解把它复述出来,记录在本子当中,这样才算是真正消化并且吸收了。
2.找到最触动你的那个点,并加以延伸
看完一本书,可以记录的内容是非常非常多的,所以我们要选择重点来写读书笔记,一应俱全的写法虽然好,但没有突出的地方,更加没有个人的理解。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选择一个最打动的点,联系你知道的知识点去延伸内容,最终变成一篇完整的书评。
如,之前我看过《傲慢与偏见》这本书,讲述了达西跟女友因为偏见而渐行渐远的故事。
我就把这个故事提炼出一个观点,真正有层次的人,懂得放下自己的偏见,然后在第三段中塞入这个书中的故事内容。
读书笔记除了对书本的记录,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一个观点与态度,先提炼一个明确的观点,然后加入自己的案例和论述,这就是一篇文章的框架与雏形了。
3.概念置换
概念置换的意思就是把书中讲到的内容跟过去储存的知识联系起来,加以结合与杂糅,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闭环。
如,上个月在书中接触到一个新概念,认知能力,意思就是一种对过去不断反省的能力。
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我们可以转化为过去的知识,自我反省能力。
通过这样的置换,我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印象会更加深刻,而且有利于我们把脑子里的知识变成一个互相关联的有机整体,让知识构架变得更加完整,稳定和巩固。
平庸的笔记千篇一律,有趣的内容才是万里挑一。
我是苏乐,前500强企业文案策划,爆文作者,富书,樊登读书原创作者,青云计划得奖者,专注分享写作干货,欢迎关注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书笔记怎么写?这个问题真是问到了点子上。
多年来,我倒是没少写。但不怕您笑话,直到今天,我也不敢理直气壮地确认,自己写的那些东西就是读书笔记。由于阅历浅薄加上孤陋寡闻,时至目前我也没接触到规范的、正统的、定论式的关于读书笔记的标准。
我那些所谓的读书笔记,摞起来也有十几本。有八开本的,十六开本的,有脊背带铜箍能旋转的,还有五颜六色的小塑料皮本子。可以想见,当年是怎样随手拈来用作记录之用。但有一点没有疑问,里面记下的确是读书后的所思所想,当然也包括读报后的感想(当年读报也是重要信息来源,不像现在已经有新媒体)。
今天,我把它归类整理一下,与大家做个交流。
但要事先声明,只是交流,没有丝毫作为读书笔记范本展示的意思。也权且作为读书笔记应该怎样写的一个回答吧。
一、名言警句笔记
简单说就是摘录。看到好的句子段落,有了同感,觉得适合今后效仿,又怕过后忘掉,便随手记了下来。
比如: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口的。有些岔道口,比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在人类历史上,成就伟大事业的往往不是那些幸运之神的宠儿,反而是那些遭遇诸多不幸却能奋发图强的苦孩子。艰难困苦对于生活的强者来说,尤如成功之路的层层阶梯,而对生活的弱者却是万丈深渊。
当时觉得说的有道理,最起码是个警醒,也应该照着去做,便记了下来。当年还没有“鸡汤文”的说法,如今可能有人会说这都是鸡汤。鸡汤就鸡汤吧,只要有好处,不仿当作人生道路上的动力。
二、写作范文笔记
当年自己也算是个文青,看到好的文章,受到感动的文学作品,便爱不释手。有一篇散文,是从哪里看的实在想不起来了,或许是报刊杂志里,或许是在课本里,反正越读越喜欢。读过后,担心遗失再也找不到,便全文抄了下来。
散文的题目是《散步》,作者:莫怀戚。现只摘录一小段和大家分享。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到了不好走的地方,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向着阳光,向着金色的菜花,向着前面的鱼塘和桑树......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母亲和她背上的儿子,就是整个世界!
限于篇幅,只摘这一小段,如果读过全文,相信您的感受会更深。他会让我们情不自禁去回味生命的价值,生活的美好。我想,这应该就是文学的魅力吧。从抄下这篇散文到现在,有二十来年了。每当翻开看到这一段,总有一番温馨漫上心怀。陶醉之余,总会潜移默化的对自身写作产生指导和借鉴作用。这种自身感悟的学习方式,我觉得比在课堂上学习效果更好。
上一篇:如果给牛逼的皇帝打分,谁会是NO.1 ? 从军事才能、政治手腕等方面综合评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