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20岁出头,害怕30岁的时候碌碌无为,但不知道如何开头,应该怎么办?
安迪,监狱,体制20岁出头,害怕30岁的时候碌碌无为,但不知道如何开头,应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如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想在30岁的时候还平平淡淡碌碌无为。应该怎么开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靠自己努力的各位,我们要学会蹲下,蓄力(金钱、学识、交际、人品。)才跳得相对的高。 ——老爸临走时说,不要急功近利,我铭记于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有句古话:三十而立。30岁是也很成熟的年龄,因为这个年龄你的每一个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
30岁,如果你有一门技术,那就往擅长的哪方面去发展,这样上手快,相对应的工资也会好一点点。当然,如果你没有特别明显的技术或者长处,那就先培养技术。
首先,考虑好自己的爱好,喜欢做什么类型的工作,那份工作需要什么技能,然后去学习,去培养。第二,考虑今后几年或者5年的发展趋势,往热门行业或者新行业去试探,雷军说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我同意这句话的,乘风可以破浪,热门行业和新行业在未来几年都会有人才短缺的现象。
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互联网相关的行业和岗位越来越多,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因此,学习电脑技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无论是建设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新媒体UI设计,电子商务都是近些年热门的行业,更有电子竞技,大数据师等等这些前沿的行业,而且在未来几年都会有岗位稀缺的现象。
最后,每个人都会做出选择,每个选择都值得被尊重,当然,每个选择,你都需要认真考虑,因为你30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摘要:心理咨询师李建学老师说过,很多人宁愿呆在熟悉的地狱,也不愿意去陌生的天堂。他们习惯了地狱,甚至都不想让自己相信还有天堂的存在。
当下的生活状态,是你满意的吗?
你的生活,是否波澜不惊?这有几分是自愿的选择,又有几分是有心无力的妥协?
小A说:生活很无聊,我很想去外面看看,可是我没有一个人出去的勇气。我太懒了,即使去看看外面的风景都不愿意,即使现在有船有车还有飞机。
小B是一名会计,觉得这个工作每天重复枯燥,不想继续这样下去了。他说要改变、想学习,却总是对人说,像他这样的年纪,要转行太难了,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小C几年前就嚷嚷着要辞职,一直吐槽公司的领导势利、同事奇葩,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呆在那家公司。
多少人,一边抱怨体制的繁文缛节,一边“淡泊宁静”,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激情和斗志,甚至连抱怨的力气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按部就班和循规蹈矩。
……
在安稳的舒适区里,很多人保持着原来的样子,仿佛未来也将一如既往地延续当下的轨迹。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即便是熟视无睹换来的内心平静,也终有一天会被打破。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有一个角色老布,在监狱生活了将近50年,监狱就是他的全部人生。
当他刑满释放时,他没有满心欢喜,反而感到无可适从。
为了重回监狱,老布不惜举刀杀人,回到他的监狱里。
可当他再次被释放时,老布因为无法适应外界的改变而选择了自杀。
体制化,是影片多次提及到的一个词。
监狱内固化的生活模式,框定的生活范围,渐渐让思想也变得僵化。
他们这些终身监禁的囚犯,最好不要有任何希望,活着就够了。从恐惧高墙,到适应高墙,然后深深地依赖着高墙。
你害怕跳出去,没有勇气去面对新的生活,即使你有勇气,你也失去了这种能力。
心理咨询师李建学老师说过,很多人宁愿呆在熟悉的地狱,也不愿意去陌生的天堂。他们习惯了地狱,甚至都不想让自己相信还有天堂的存在。因为如果真有天堂,那将面临太多的未知,这无疑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恐惧。
提一个千古难题:如何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这不得不提到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主人公“安迪”。他是一名银行家,却被当作杀害妻子的凶手。妻子的不忠、律师的奸诈、法官的误判、狱警的凶暴、典狱长的贪心与卑鄙,将正处在而立之年的安迪一下子从人生的巅峰推向了世间地狱。
他在这方寸之地呆了十九年,从来没有放弃过内心的希望,也一直在想方设法给予狱友们希望的味道和自由的气息。在他看来,“希望”会让他在生活中寻找事情做,让他不会丧失动力,找回生命的意义。
后来,狱中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迫使忍无可忍的安迪终于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越狱而出,重获自由。当翌日典狱长打开安迪的牢门时,发现他已不翼而飞,预感到末日来临的典狱长在检察人员收到安迪投寄的罪证之前,畏罪自杀。
安迪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到了太平洋上的小岛开始了新的生活。
老友们时常谈起他,但也都很明白:
这世上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它每一寸的羽翼上都沾满自由的光辉。
当足够老的瑞德出狱后,同样面临着老布的困境。
没有监狱的束缚,自由却让他焦虑,不安,以及无所适从。
无法适应社会,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每日看着手枪,思考是否要犯罪重返肖申克监狱,或是更为极端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想起了和安迪的约定,他坐了很长时间的汽车来到安迪说的地方,找到了一个盒子,有一些钱和一封信。
安迪在信里告诉他:记住,希望是件好事,甚至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
在安迪的帮助下他重新找到了生的希望、找到直面过去和未来的力量,找到安迪,也摆脱了对新世界的恐惧。
体制化的监狱,无处不在。
比如我们身处的世界,或者我们的内心。
上一篇: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