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别人常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水浒,水浒传,不看为什么别人常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水浒传》中透露的那种社会的灰暗,让人产生的那种悲伤绝望感,从艺术手法上来说是成功的,但是小孩子可能也不能理解到这种成功,反而会可能产生消极情绪。
3、老不读《三国》,理由一描写过实
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论三国的优与劣,其中有一点说到三国的描写太实,写好人的,简直一点坏处都没有,写坏人的,又简直一点好处都没有,比如曹操在政治上也有他的好处;而刘备、孙权也不能说是毫无可议,但是作者不管它,任由自己主观去写。后面四十回写得也较为草率,总之,三国有他好的地方,但是老了的时候,思想和各方面都会比较成熟,社会经验也比较丰富,再回来看《三国》,就可能觉得描写太实。
曹操具有独特的政治眼光,例如《三国志》里面有一段说道,\"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于下邳,生擒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袁术欲经徐州北就袁绍,曹公遣先主督朱灵、路招要击术。未至,术病死。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当时的袁绍是什么人?他的家族就非常了不起,人称\"四世三公\",从他的曾祖父起,四代里面,有五个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在三公之上,这样一个人在曹操眼里居然比不上刘备,而最终事实也证明,袁绍确实比不上刘备。当一个人已经显露出英雄之相的时候大家夸他是英雄,这不叫本事,当一个人还没有显露出英雄相的时候,这个人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都是知音。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曹操和刘备这对死敌,也是两个千古知音人了。
4、 老不读《三国》,理由二过多计谋
这是一个艺术法则的问题,虽然作家笔下的人物可能与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大不同,但是刻画却未遭到失败,不知道有多少个作家写过拿破仑,写过奥斯特里茨战役,在托尔斯特的《战争与和平》里面,奥斯特里茨战役也没有给拿破仑的形象增添什么光彩,反而显得骄横、残忍、暴力,还有满脑子的歪点子。《桃花扇》中也有类似的问题,孔尚任把侯方域写得一身清白,有回避侯方域失节之实。
所以,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不过是个艺术法则的问题,《三国演义》把曹操描写得狡猾、诡计多端,但是如果要追溯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正直上,它的道德启示意义就变得难以加以考察,最后也是司马篡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难道只有依靠权术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吗?这无疑是值得思考的。
5、 老不读《三国》,理由三\"三国精神\"值得反省
王学泰先生曾经在文章中这样解释为什么老不读《三国》,提到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三国精神\"\"三国意识\",虽说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但在正统的士大夫著作中这些往往不会受到公开的赞美与宣扬。如果一个人大张旗鼓地说:\"我要当皇帝啦\",在我们的文化里是不会受到赞美和宣扬的。例如:袁世凯登基要进行三让,他还提到,阅读《三国演义》中,我们大多被精彩的描写吸引去了注意力。但是真正的值得反省的\"三国精神\"却没有引起过多我们的注意,这种精神究竟是什么?包括关羽、张飞、周瑜等等,算不算英雄?他们各自为了自己的主人,一生也无非就是在施暴斗狠、烧杀抢掠,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心怀大志、争夺天下,动不动就杀人如麻。再比如华歆,在《三国演义》里疾言厉色逼迫献帝,有着非常生动的描述,从汉家天子的角度上来说,华歆就是助纣为虐的打手,为虎作伥的狐狗,但是如果站在曹魏天下的角度上来看,华歆又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忠诚,这个人其实有两副面孔。
荆楚大地,一场场战争已经结束了,一代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风流故事也已经化作了幻影,只有江涛冲击着岸边,发出悲壮的鸣叫声,那是孔明在喋喋不休话说三分天下时的兴奋话语声吗?还是周公瑾破曹时候的自信话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三国》和《水浒传》这二部历史小说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它反应了那个时代的人物背景和社会状况。
先说《三国》,故事从东汉未年开始叙述了以川西刘备,江东孙权,中原曹操为代表的三个不同典型的人物,他们为争夺汉室江山展开了殊死搏斗!故事的情节真是波澜壮阔!他们互相之间施展计谋,很多时候是以少胜多,著名的《火烧赤壁》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整个《三国》讲的都奸诈及计谋。
再说老人时间长,阅历深,他们对社会了解得多,不应保留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有生之年发挥他们光和热,无须像《三国》里面的人物一样玩心机及计谋!所以说老人最好不看《三国》它会带来负面影响!
再说《水浒传》,故事情节是情意,打、杀、勇猛、几个含义!是人看了毛骨悚然!特别是年青人看了,会产生一种江湖义气,把他们引向斜路,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对社会,对国家遭成负担!因此少不看《水浒》是人们一致看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少不读水浒,初生牛犊不怕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现在父母都希望儿女成龙为凤,不希望孩子打打杀杀,独生子女可是宝贝唯一,读好书,做白领,赚大钱。长久以往,少不读水浒,更喜欢看动漫丶看科幻丶看穿越,很少人留恋林冲和武松了!
老不看三国,是比喻三国群雄并起,勾心斗角,都是玩谋略的。嘲讽人的狡诈,老奸巨滑,仿佛从三国演义而来。
少可看水浒,激情扬忠义。
上一篇:财务自由对一个人有多重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