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别人常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水浒,水浒传,不看为什么别人常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60~80年代比较风行的警句;三国演义中的计谋篇较多,意思指老年人看后,愈加老奸巨猾。其二指,年轻人看了水浒后,注重哥儿们义气,聚众打群架,极易导致打打杀杀。随着年代的发展,法制逐步健全了,此警句几乎淡忘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指的是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水浒”指的是施耐庵的所写的《水浒传》。这两本书都是古代名著,各有其特点。《三国演义》的特点是权谋老到,情节惊险,特别引人入胜;《水浒传》的特点是情感冲动、任侠尚气和特别暴力。根据它们的特点,我们容易判断各自的适合人群。
首先,我们来看《三国演义》,分析它为何不适合老年人阅读。
老年人一般都有丰富的经历,比起少年人性格深沉得多,可以称得上“老谋深算”。他们如果看权谋老到的《三国演义》,容易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勾心斗角和更加老奸巨猾,这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极为不利。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才是王道,才有益于国泰民安,而老年人变得更加狡猾显然不好,对人多疑善变不仅影响家庭的和睦,也影响社会的团结,是老年人看《三国演义》容易产生的副作用之一。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大家提倡老年人最好不要看三国演义。
另一方面,《三国演义》情节惊险、引人入胜,容易使人变得激动。老年人的心脏渐渐老化,其功能大大不如年轻人,许多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等血液性疾病。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如果他们突然激动起来,血压会立刻升高,极有可能引起脑溢血等疾病而中风,甚至得脑坏死或心肌梗塞,这是特别严重的后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为了保持健康,老年人也不适合于沉迷于《三国演义》。
其次,我们来看《水浒传》。《水浒传》中的人物任侠尚气,容易冲动和特别暴力,这对于性格本来就不成熟的年轻人更容易产生不利的影响。《水浒传》里特别讲兄弟义气,甘愿为朋友两肋插刀。这本来是人与人之间重感情的表现,看起来很好,似乎应该提倡。只是《水浒传》里的“朋友义气”特别盲目,甚至盲目到连是非都不分的程度,只要是朋友的敌人,管他对与错,老子都要挺身而出,为朋友长脸替朋友仗义。这对于朋友来说是好的,但对于社会来说却非常不好,它会使社会失去公平,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例如,宋江杀了阎婆惜,按照杀人偿命的法律规定,宋江怎么也要受到法律的惩处,知府大人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从轻判处宋江充军。但是宋江结交的兄弟们可不乐意了,他们在晁盖的带领下,杀死解差,暴力抢走宋江,聚义于梁山水泊之中抗拒官府,这虽然仗了朋友之义,却是无法无天,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对社会的危害极大。别人的命就不是人命吗?难道只有他宋江才是人?阎婆惜死了,解差死了,只有他宋江才是无辜的吗?
所以说快意恩仇看来是好事,却产生了巨大的副作用,进一步促成了社会的不公平。如果大家都去效仿,这个社会就根本无法平安了。实际上也是这样的,正是由于大家都快恩仇,大家争相效仿,杀人越货的越来越多,大家都逼上梁山暴力抗击官府,使得社会越来越动荡,当然受害最大的肯定是普通的老百姓。
《水浒传》里的人物性格冲动,崇尚暴力,这对性格正处于发育时期的少年人来说极为不利,他们看水浒更容易学坏。少年人的身心都处于发育阶段,容易受到不良诱惑,所以我们要尽量给他们现实好人好事,让他们潜移默化变得越来越好,而不应该用坏人坏事去引诱他们。《水浒传》里那些崇尚义气、我行我素的情节,对于少年人影响当然不好,不值得提倡。所以说,俗话所说的“少不读水浒”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是我们前人的经验之谈,不是说水浒和三国看不得,只是它们有不同的适宜人群罢了。本着教人进步的原则,我们必须有所取舍,这对社会才会有更多的益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因为三国故事里面全是权谋与诡计。
而常言道:老谋深算、老奸巨猾。倒非是说人老了就会奸猾,而是指人随年龄日增,就凡事顾虑愈多,算计愈多会。若再读了《三国》的诡诈奇谋,那岂不要就成了千年老妖?
所以,老不看三国。因为人心过多算计,就会生暮气。人老了,又多暮气,那就暮气沉沉,愈发不好了。
二:俗话又说《水浒》不适合少年人看,是因为梁山好汉全是性子一发,便要拔刀相向,杀人放火。
人云:少年如虎!又曰:初生牛犊不怕虎!
少年初长成时,本就是血气方刚,天不怕、地不怕,连老虎胡须都敢于去摸一摸的年龄段。
这时候,要是受了《水浒》中那些情节影响。
比如与人稍有些小冲撞、三二言不合,就怒吼一声:“兀那贼厮鸟!”然后当胸劈面的一拳砸了过去,或抄起家伙一顿乱轮。
那样的话,就是轻者拘留、重者住牢。
而年轻人,血气虽盛,毕竟力气尚未长成。若养成了好勇斗狠之性,遇上了硬茬,往往反碰的自个儿头破血流,失了道理不说,还要让人揍的住了院。
这叫一腔英雄气,最后却成了狗熊,岂不哀哉?
所以,少不读水浒,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少年人多读三国故事的好处。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纷呈”的时代,三国英雄,对少年人生成长价值,可体现在以下二点。
一:凡事决不可逞一时之勇,谋定而后动,才是成功的保证。
若能从书本里面体会到这一点,那么对喜欢逞强、言行鲁莽的少年人来说,必然会获益终身的。
人一旦逞强持勇。就算华夏武神关公,亦有力尽之时。
仔细读了三国之后,就能能让人感悟,决不可持勇逞强,负信弃义。那岂不就是人生座右铭?
又如吕布骁勇盖世,却持勇而负义,信誉丧尽之后,最终在白门乞降求生而不得,身死名灭。
上一篇:财务自由对一个人有多重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