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多所高校提前放寒假,遭网友质疑,是逃避责任还是为大学生着想?
疫情,学生,学校多所高校提前放寒假,遭网友质疑,是逃避责任还是为大学生着想?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胆设想,会不会与最近出现境外势力借疫情封控带节奏,出现学生过激行为,加上全国各地疫情此起彼伏防控困难,学校又是人员聚集密度最高的场所,一旦爆发疫情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会更高有关呢?所以提早采取各回各家各见各妈化整为零的办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防疫的政策没有太大调整的情况下,提前放假,是面对现实的理性选择。
首先要明确,大学的教育,是培养基本专业素养。其中,自学的能力,是重中之重: 即面对自己不了解的方面,如何找到合适的信息源,如何掌握这些信息,如何使用。一个人在学校里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终身的持续不断学习,才是最终目的。
再看看高校的住宿的现实情况: 条件好些的,是4人间;差些的,是6人间,甚至是8人间。这样的条件,是非常不利于防疫。
后辈来家里,聊起学校的隔离方式: 有问题的班里的学生,关在宿舍里不让出来;其他班的学生,还可以自由进出楼。先不说这样的方式是否有效,就想想4~6人关在一间有限大小的宿舍里,连续好几天,甚至更长时间。这样的状况,你能接受吗?关在舒适的家中,时间长了,心里都会或多或少的有负面影响,更何况,与家里比,差了十万八千里的宿舍?
回到问题本身,高校虽然提前放假,依然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自主学习。这种决策,可能说不上最好,但决对不是最差的一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近日,全国各地的高校都提前放寒假,黑龙江、吉林等东北高校还为大学生联系了包机返乡。这是面临疫情多点散发的一种举措,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
近期,全国各地的疫情都在多点散发,虽然在国家精准疫情防控政策的指导下,各地都在努力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但是疫情对学校的影响非常大。学校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地方,学校居住的宿舍、学习的教室,还有各种体育活动场所,人员都十分集中,疫情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各大学都从保护学生健康的角度出发,制定了周密的教学计划。
寒假如果放假过晚,很容易与接下来的元旦、春节等假日客流交织在一起,导致学生购票、返程都很困难。人流的集中和交叠也会给疫情防控带来巨大的挑战。出于这样一种考虑,全国各地的许多高校都选择在12月份防寒假。
由于提前放寒假,一些学校把原来的教学计划都调整到线上进行。期末考试有的学校采取网上考核,有的学校干脆将考试推迟到下学期开学进行。这都是面临疫情的不得已的防控措施。
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所有的学生都早日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状态和秩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般发生了不可控的事情才会放假,如我们经常听到“学校都放假了”。这里指的就是大事情,映射出很严重的感知现象。
疫情三年,有许多优秀的地区、企业、学校、工厂…等防疫工作做的非常好,大家都有目共睹,也有些地区或某些组织,消极面对,甚至是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本来我们这一辈遇到三年天灾的学生就很不幸了,学校如果还不给予学业保证,是不是对当代的学生很不“负责”。
不能把疫情当做借口,遇到防疫困难要想尽办法去解决,这才是担当、责任的表现。
如:封闭式校园管理、限制外流人员、日常消毒等等有效措施。
违背原则
高校如果是因为近期疫情(可控)原因提前放寒假,是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所公布的优化防控工作20条措施中的第16条提到的严禁随意封校停课的精神是有所违背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校提前放寒假,表面看是疫情防控的需要,实际上是为了逃避责任,一放了之,是不负责的行为,学生的学业受到了严重影响,网上教学能达到目的吗?实践实习试验课如何进行?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能达到大纲要求吗?借口是疫情防控,实际上对学生是不负责任的,没有为学生着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