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在追忆小时候在老家的感觉?
都是,老家,小时候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在追忆小时候在老家的感觉?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70年代80年代这一代人对小时候的那种回忆记忆犹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70 80后的小时候跟现在反差特别大,所以怀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俺不信。
“很多人”,多少人?题主调查了吗?“都”,与“很多人”矛盾吗?如果是“都”,我,更加不信。
我,五六年生,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据说饿死很多人呢!我一点也不留恋小时候老家的生活,为啥?穷!一穷二白,穷苦潦倒,贫穷落后…说多了,都是泪一一吃不饱,穿不暖,没钱花…有谁还愿意追忆老家的这样的感觉?即使人们都,我,不!
愿那吃苦扒难的年代远去…永不复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60后70后,包括80后的成年人追忆童年在老家的感觉,是逐渐成熟,也是身体功能衰老的一种表现。虽然现在的生活富足了,回想起年少时那种无忧无虑,漫天跑的快乐心情,那真的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快乐的童年,和现在的晚辈相比,我们的童年真的是幸福乐翻天,快乐天下无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家是童年的记忆,儿时的神话!每一个有思维的人都会去追忆的。不管那时候的生活状态如何,是好是坏,都在记忆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从未离开过老家,每个人的追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过去的追忆是每一个思维正常之人的常怀之情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直爽地说,这个疑问句题目是病句。“很多人”不是全部,“都”指的是全部,“很多人都”是指全部还是一部分?显然前后自相矛盾。请读读《现代汉语》中病句类型的章节吧。
现在,许多人常追忆小时候在老家的感觉,这是不争的事实。追忆就是回忆,就是回想。一个人回忆苦难时,是铭刻在心的苦涩;回忆幸福美好时,是首生动伟大的诗篇。眼下追忆小时候在老家的感觉,愚以为多出自上述后者。缘何如此?这就需要从人的本性,人生历程,社会环境的影响上寻找原因了。
知恩图报是人的天性。人源于动物,又高超文明于动物。羊尚有跪乳之恩,人怎能没有报恩之情呢?一个人追忆小时候在老家的感觉,离不开撫育自己长大成人的父母,离不开父母的辛劳,父母的苦心,父母无微不至一次次撒播在儿女身上的温嗳。追忆童年,实质是在追念家中老人对后嗣春晖般的恩,海天般的爱。
人生通常分为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几个阶段,童年是人生最幸福的时期。家里老人的撫爱,乡亲睦邻的关怀,无忧无虑的玩耍,美食美味的优先,这些镌刻在童年心灵中的幸福,是终身不可磨灭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幼就形成了童年幸福的人文模式。从童年长大后,尤其在结婚后,就是成年人了,就该在社会上打拼了,就该为家中操劳做奉献了。此时的人,将此时与童年对照,一个无忧无虑,尽情玩耍;一个日益操劳,为国为家挑重担。这种反差,才让人体味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才让人不由地追忆童年老家生话的幸福。司马迁说:“人穷则返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人在劳顿困窘时常思以往的平复安然,是为了能在其中得到点解脱吧?
社会环境的影响也能诱发人们对往事的追忆。解放初期的年代,一穷二白,白手起家,人们的生话是清贫的。但是,那时农村人只要在生产队劳动就有饭吃;城里人只要进工厂上班就有饭吃。清贫的生活,人们的精神却是愉悦的,无后顾之忧,多心情舒畅。以后人们吃的穿的好了,但也物欲横流了,对生话目标的追求节节攀升。起初农村人的追求目标是:“一对小夫妻,两个小孩戏,三间大北房,四分自留地,五只老母鸡,为改善伙食。”不久,又有了更高的追求目标,要像城里人那样,开豪华的汽车,住幽雅的别墅,娶漂亮的女人。此时,很容易让人明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含义。物质、精神的享乐都是由钱支撑的,许多人成了金钱的追逐者。然而,挣钱是有风险的,打工找不到用人单位收入是零,做买卖赔了可能要伤筋动骨,搞个企业失败了可能倾家荡产……若走歪路爱财无道,搞坑崩拐骗,就会在法律面前对号入座,若当官搞贪腐,就会遗臭万年。生活好了,用钱多了,挣钱的风险大了,有些人也就自然想到小时候在老家的勤勤俭俭,平平复复,清清淡淡,相安无事了。
上一篇:奥运会后,感觉陈梦状态有所下滑,那么现在谁是女乒的领军人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