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锁定敌机的导弹发射后,敌机突然垂直攀升,导弹还能击中敌机吗?
导弹,空空导弹,战斗机锁定敌机的导弹发射后,敌机突然垂直攀升,导弹还能击中敌机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金头盔”获得者、空军某团副大队长郑平评论:“空战时间非常短,前后也就不到两分钟的样子,特别是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往往就是在一瞬间,甚至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我空军首届“金头盔”飞行员彭礼忠在一次“红剑”演习中,眼看对手战机即将被锁定时,它突然从显示屏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对方战机的电磁干扰开始了;彭礼忠的战机反而被锁定,即使做出机动摆脱动作也甩不掉来袭导弹。艺高胆大的彭礼忠决定等待一个最佳躲避时机,就在导弹将要击中战机的瞬间,他迅即急转弯,来不及转向的导弹擦肩而过(评估系统屏幕上显示的战况)!【5】彭礼忠化险为夷,转被动为主动。2018年空军对抗空战比武中摘得“金头盔”的飞行员李汪洋,在中近距离对抗中,灵巧地躲避了对方发射的空空导弹,让对手惊呼“不可能”。【6】
又是一轮空战,战斗一打响,蓝方就主动示弱,故意置尾让红方锁定;红方一发射导弹,蓝方就迅速机动摆脱。等红方导弹全打完了,蓝方开始了真正的“猎杀”。48∶0,蓝方大获全胜,带队长机是东部战区空军某旅旅长王东伟,他带领僚机击败了上届2名“金头盔”得主。复盘检讨时,王东伟分析着空中态势,主动告诉对手,战机性能、导弹有效攻击区域、高度速度距离等等;“我们把摆脱各型导弹的战术动作都研究透了”,一切都在掌握中。【7】
空军特级飞行员姚凯参加“金头盔-2016”空战,在小组赛中打出空军唯一的2个全胜64:0,原本以为会躺赢,后遇到高手,功亏一篑。其后,他和团队刻苦钻研,拟定了多套战术战法、实施方案。在“金头盔-2017”空战对抗中,有一个惊心动魄的瞬间。2对2近距离搏击,姚凯与僚机高中强密切协同、以攻代守,主动出击。对手突然改变战术,从后方紧紧咬住僚机。姚凯临危不乱,迅速做出让僚机回转决定。高中强坚定果断,身陷不可逃逸区却奋力一搏,回转、对向、操纵雷达、截获、发射武器,反杀成功,与对手互为命中,“同归于尽”。与此同时,佯装机动的姚凯突然回转,在对手作出反应之前,发射一枚导弹命中对手,搞定胜局。最终,姚凯以8战全胜的战绩,获得了“金头盔”;并和战友一起,以团体第一的成绩,夺得了空军最高荣誉“天鹰杯”。【8】
2次摘得“金头盔”的许利强在航空兵某旅任旅长期间,带领团队3年2夺空军对抗空战比武团体最高荣誉“天鹰杯”。他参与总结出了地面协同准备1小时、空中对抗1小时、检讨评估4小时的“114”空战训练法,在这一训练法的牵引下,团队里年轻的“金头盔”不断涌现。2020年,许利强担任了空军训练基地司令员,这位“能打仗、善带兵”的主官,正在为培养更多的王牌飞行员而呕心沥血、奋斗不止。【9】近些年来,许多中国空军飞行员在维护祖国领空安全的过程中,与“强敌”过招,占尽了上风;【10-14】犹如雄鹰展翅,傲视苍穹!
参考文献:
1)张安柯等:超视距空空导弹攻击操作提示的两点改进,《弹箭与制导学报》,2016年6期
2)邵彦昊等:中远程空空雷达导弹的新机动规避方式的探索,《弹箭与制导学报》,2020年4期
3)潘翔宇等:雷达诱饵对空空导弹对抗干扰效果分析,《指挥控制与仿真》,2014年2期
4)梁晓庚:霹雳-10E型空空导弹的测试研制历程及未来发展展望,《测控技术》,2019 年3期
5)法制晚报讯:被央视点名,这俩“金头盔”飞行员非常不简单,《法制晚报》,2017年9月4日
6)郝茂金,杨友,李建文:云端之上砺硬功——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牢记使命提高打赢能力纪实,《解放军报》,2019年11月23日1版
7)郭洪波,郝茂金,姚春明:中国空军“金头盔”飞行员,胜利之后只能高兴一秒,《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6日
8)胡晶:姚凯,戴上“金头盔”,矢志不渝谋打赢,《潇湘晨报》,2020年8月10日
9)许利强:以战领训锻造“蓝天利刃”,《潇湘晨报》,2021年2月24日
10)中国新闻网:外军战机曾闯东海防识区,我军战机抵近将其逼走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5/1020/c172467-27719032.html
11)浙江共青团:鹰击长空,为国仗剑!中国空军首次公布海上驱离外机画面!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J411K72X/?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0
12)潘珊菊:中日军机在钓鱼岛正面相对,中方:例行巡航遭挑衅,《京华时报》,2016年7月5日
13)王达:海军战机拦截外国军机,首次有点紧张,现在已习惯,《中国青年报》,2015年12月18日
14)湖北日报讯:我战机驱离外国军机,《湖北日报》,2014年2月2日
15)邵彦昊等:基于深度学习的不可逃逸区内的规避决策研究,《电光与控制》,2019年11期
16)张安柯,孔繁峨,贺建良:目标强机动对中远程空空导弹可攻击区的影响,《弹箭与制导学报》2016年2期
17)王光辉等:歼击机规避空空导弹的评价算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6年11期
18)范鑫磊等: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导弹规避决策训练研究,《电光与控制》,2021年1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个能量-机动性博弈问题。首先,看距离,如果在远距,比如100km,导弹是概略制导,没多大用处,反而无谓地消耗自身的速度与机动性,如果在近距,比如20km,导弹会跟随爬升,但由于导弹的速度更快、极限机动能力更强,而飞机爬升状态速度降低、水平机动性很差,会导致导弹制导精度有所降低,但对飞机而言是不保险的。
其次,是时机问题,如果导弹机动时机恰好处于导弹导引头搜索目标阶段,较大概率会导致目标丢失,或者,在命中前3秒左右,飞机大过载爬升,导弹弹道来不及收敛,也会导致制导误差增大。当然,这都需要精确的导弹告警信息,飞行员还得有颗大心脏。
总之,对有人驾驶飞机而言,同现在的导弹玩这种机动博弈,是及其不划算的,无人机则另当别论。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假如有比较精确的来袭导弹告警和一定的距离,是否存在相对一种保险的机动动作,使飞机能够有效摆脱导弹拦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