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千年一帝秦始皇是暴君吗?是否只有暴力男才能开天辟地?
始皇,暴君,的人千年一帝秦始皇是暴君吗?是否只有暴力男才能开天辟地?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千年一帝秦始皇,是否只有暴君才能取得如此丰功伟绩?是否只有暴力男才能开天辟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始皇的父亲赢异人,在赵国为人质的时候,看上了富啇吕不韦的妾室赵姬,赵姬长相秀美能歌善歌,二人结婚后生一子嬴政,赢异人为了政治目的,在吕不韦的按排下回到了秦国,赵姬和蠃政仍然留在了赵国,经常受到赵国公子偃的欺负,赢政从小就养成了不服输的精神,而后回国并在父皇去世后成为小皇帝,成冠礼之后,独揽大权。
至于他是不是暴君,先看看他的功与过,自从秦始皇执政以后,他做这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1、杀伐果断,灭六国统一了天下。
2、确立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3、统一了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
4、废分封、立郡县,成为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
5、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交往中,更为方便快捷。
6、车同轨道同距,修建了秦直大道,方便了交通运输和商业往来。
7、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使该地区成为中国版图。
8、修建万里长城,抵御外部势力的侵袭。
9、开拓疆土把福建,浙江两广统统纳入中国版图。
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础模式。
10、修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三百余里。改造盐碱地四万余顷使土地贫瘠的关中地区,迅速富强起来。
1、秦始皇的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建造万里长城时,劳民伤财,民不聊生,最典型的故事就是《孟姜女哭长城》,可是有史学家证明这一事件与历史不符,属于民间故事。
2、“焚书坑儒”其实这一事件据说也不是坑的真正儒家,而是一些方士,说白了就是给秦始皇造仙丹的那些人,他们骗取了大量钱财,最后还有的方士逃跑,这才惹怒秦始皇,坑了他们。
秦始皇的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他的一生 是波澜壮阔的,他是不是暴君不知道,但他肯定是一个豪气万丈的君王。而不是一个弱不经风软弱无能的皇帝,而只有用暴力才能统一天下这是必然的。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那样文质彬彬,革命是暴动,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裂行动”。这就是千古一帝应有的风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千年一帝秦始皇是暴君吗?是否只有暴力男,才能开天辟地?"这个问题,秦始皇是不是暴君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处在那个年代,如果不是秦始皇有统帅的能力和其军队的威武,他能统一六国吗?他能建造万里长城保卫疆土吗?
如果没有秦始皇统一天下,那有当今流传的千古一帝!那有现代的文明古国的华夏文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既已号千年一帝,又何来暴君之问?更别说暴力男之称。秦皇和暴力男也似乎划不上等号。
我个人始终认为秦始皇功大于过,值得千古一帝一称。
灭六国,统一华夏,结束长期割据混战局面,救群众于水火;建立集权制度,开创历史新篇;统一文字、货币,各地经济文化齐头并进;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壮我华夏之威。这些事情,哪一件不是前无古人?他的前面,没有任何人可以借鉴,即使用开天辟地来形容他,我觉得也不为过。
“焚书坑儒”我想是众多认定他为暴君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众人揪着不放,反复举例的事件。可是,你真的了解焚书坑儒吗?
焚书。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秦皇建朝8年,被秦灭了国的六国文官一直不肯善罢甘休,反复上奏,提倡遵从传统,恢复土地分封制,蠢蠢欲动,想要复辟。秦始皇听从李斯“不如烧毁百家学说,断了六国百官复辟念想”的建议,烧毁了秦以外的历史、古典作品和诸子百家哲学,保留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帮助的医用书、农用书,加强了思想的文化统一。
焚书事件之后,秦始皇没有专治,反而接待很多客卿,取百家之长。可以看出,他焚书纯粹是为了巩固根基,树立威信。如不是六国文官之心思,又何来焚书举措。
坑儒。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召集了一群所谓的术士,要求他们追求长生不老之药。其中有人不但没有尽力寻找,反而四处散布流言,说秦始皇为人暴躁,不符合长生不老的条件,随即四处躲藏防止被抓。最后秦始皇抓来四百余人。这些人要么是收留散布流言的术士的人,要么是术士的狐朋狗友,并不是后世传说的儒家学子。
唐代韩愈、宋代司马光,就比较赞同这是“屠术士”。即使真的坑杀的是儒生,这些儒生也是寻仙失败、不支持政令、私下捣乱,想要恢复分封制的儒生,不是秦始皇头脑一热,凡是儒生都杀掉。支持坑杀的是儒生的比较著名的有东汉的王充,他考证的结果不过是“四百六十七人”而已。在当时那个年代,这才多少人,儒生何止上万,秦朝自己的博士、官员等等难道不是儒生吗?贾谊、董仲舒等相隔不过几十年的大儒又是怎么来的呢?他们好像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异议。如果你说他们不敢发声,当时,但凡君子,必有傲骨,何谓赴死?仅仅怕被杀而选择缄口不言吗?我相信不会。(ps:项羽攻秦之前,疑心投降的秦兵谋反,一夜之间坑杀二十万秦兵。这件事更令人毛骨悚然,但项羽仍被后人尊称为“鬼雄”、“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四百余人与二十万孰轻孰重?)
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统一在位阶段,未发生任何重大暴乱事件。
其实,以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秦始皇作为开天辟地的创造者,他所建立的政治制度必然是存在很多问题,产生了很多矛盾,加之对百姓的压迫过重。这些也是不可抹灭的事实。所以才有了后续朝代取之精华去其糟粕开创的盛世。
上一篇:你是否也曾经有过这种经历,脑子有很多想法,可是就是写不出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