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支持压力教育还是快乐教育?
快乐,压力,孩子你支持压力教育还是快乐教育?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支持压力教育还是快乐教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重视素质教育,提高素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就是为了学知识、长本事,为将来打基础。单纯地强调压力教育或者快乐教育均有失偏颇。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寓教于乐,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正是体现老师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能把枯燥无味的知识讲活,需要扎实的教学功底。尽管有教学大纲,照本宣科比较容易,但真要引人入胜,使学生兴趣倍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老师备课写的教案,才能体现老师的硬功夫。好的教案,能把学生带到新的知识高地,让学生见到不一样的风景和世界。这其中,少不了老师的博览群书和旁征博引。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没有一桶水水,很难倒出一杯水。
丰富的课外知识对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再好的教育,离不开实践这个沃土,脱离了社会实践,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就会出现高分低能,花拳绣腿,空洞的理论就会变成空中楼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支持压力教育,也不支持快乐教育!只支持正常的、全面的、彻底的贯彻执行教育方针的教育!
教育就是要全面的彻底的贯彻教育方针,别节外生枝。
那些所谓的压力教育、快乐教育,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一些教育口号。那些教育口号,浮于表面,偏于一方,今天一个口号,明天又一个口号,扰乱有条不紊地贯彻教育方针的格局。
教育,只有下大力气全面的彻底的贯彻教育方针,才是正路,才是让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的正路。
以全面的彻底的贯彻执行教育方针为己任,共同努力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管你是什么教育,能提高学习成绩就是好的教育。古人有句话叫,成人不用管,管死不成人。有的孩子适合压力教育,这样的孩子是被动的,懂事儿晚,不知道知识的重要性,被家长和老师的严管之下,才能取得好的成绩,也叫严师出高徒。快乐教育适合懂事早的孩子,他们感觉越学越有趣,越学越来劲儿。做为家长和老师应该了解孩子最适应什么教育方式,对其实施精准教育,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有的孩子天生就不爱学习,打骂快乐教育都不好使,你能咋办呢?有时候周围环境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现在都是独生子女,骄惯成性,老师管严了,有的不讲道理的家长不满意,大闹学校。孩子有家长的掩护,就产生了敢打老师,打同学的学校霸凌行为。所以教育要得当,因人而育才是最好的选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的本质是没有快乐而言的,教育是一个漫长无比、异常艰难的拼搏进取进程,我们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甚至还包括,读硕、读博以及硕博连读,从头到尾应该有,读完博士,既然是24年,也就是说,一个人从0-6岁是没有捧着书本和背着书包,其他时间都在读书,您说,整个教育能有快乐吗?要一定说教育是有快乐的时刻,那就是,当孩子读会、懂、通、透书时,孩子凭着高学历进入知名企事业、公司,享受高薪酬,拥有很高的个人和社会价值时,他们方能体会到读书、读好书的价值和快乐!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少、读书不好带来的切身痛苦!
书山有路勤为径,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是个慢慢征程,是长期性身心囚徒式苦修,何谈什么快乐?
如果我们想自己孩子在他们读书季让他们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初中都快快乐乐的,那么很简单,我们只要负责把他们的言行举止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在读书方面我们顺其自然,孩子读到什么程度,我们没有要求,那么,我们的孩子一定校园里最快乐的学生,但是,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完美的孩子不能够成为学校,或者班级里面的老师恨、同学厌那种学差生,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学校是个学困生,那么他们同样是会体会到学习差的痛苦,而且一定是痛苦大于他们顺其自然学习下的快乐!如果再加上孩子个人品行低下、孩子家庭教养低下,那么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就更加痛苦!
您说,教育有快乐吗?当孩子培养成功时,我们才有快乐!孩子才有快乐!否则孩子和我们都痛苦一辈子!
无论中国教育,还是西方教育,从来都没有快乐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有未来高大上的规划家庭,绝对没有快乐教育的观念、概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更倾向于支持快乐教育。不过在快乐教育的同时,偶尔也要渗透着压力教育。
在学习上,最重要的还是让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兴趣有了,自然而然的也就会喜欢上,进而也就会愿意去学习他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在兴趣培养上,还是应该推崇快乐教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