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相声是怎么从衰落走到辉煌的?
相声,艺术,德云社相声是怎么从衰落走到辉煌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与其说德云社成就了相声!不如说德云社在说相声的时候赶上了最好的时代!经济发展时机为主!其次,促进二人转发展的最大功臣赵本山捂热了搞笑小剧场的市场!同时也带动了德云社等一批相声剧场!有的人物是造就了时代!时代刚好造就了德云社!其实同时全国各地都有各种搞笑小剧场轰动一时!德云社没有成就相声!更没有成就时代!是时代成就了郭德纲!过了这个时代,德云社很快就会过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声何曾辉煌过?相声没有救世主,郭德纲救不了相声。相声的兴衰取决于大环境。相声再灿烂也只是艺术百花园中一朵,想独自辉煌可能吗?
无论是相声还是琴书、快书、鼓书等曲艺形式的兴衰,过程大抵都差不多。相声过去就是街头摆摊撂地儿,除了少数几个名角绝大部分相声艺人连养家糊口都难。旧社会的相声艺人没有社会地位,连“戏子”都不如,所以在那时候相声也谈不上兴和衰,卖艺糊口的行当还能咋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过去摆摊撂地儿的说唱艺人同戏曲、杂耍艺人一样被政府组织起来,进入各种类型的艺术团体,过去没有任何地位、让人看不起的民间艺人被称赋予人民艺术家的头衔,生活上也有了保障。这时候可以说相声等民间曲艺形式才真正有了应有的地位,开始走向繁荣。文革期间相声的发展受到不小影响,只有马季的组合因其创作的新相声算是一枝独秀,其他相声作品鲜为人见,但其他曲艺形式却大有不同,跟京剧等地方戏曲一样,在整个文革期间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因为当时宣传的需要而显得一片繁荣,几乎各个城市都有无数个大大小小不同级别的曲艺团,各种级别的文艺汇演更是年年举办。
改革开放以后,过去不允许表演的老剧目、老曲目,一下子又出现在舞台上,台上的“工农兵”一下子又变成了花花绿绿的才子佳人,文艺一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而此时的相声因为其特有的讽刺特征,在这一时期也显得异常活跃,过去改行的老相声演员又重新回到舞台,这时的相声可谓如沐春风,风光无限,涌现出来一大批相声优秀中青年演员,像马季、唐杰忠、姜昆、侯耀文、石富宽、师胜杰、李金斗、冯巩、刘伟等等,再加上一些本来就很有名的老艺术家,形成了相声演员的庞大阵容。
但这样的繁荣是短暂的,随着市场经济的进程,文艺团体只能面对市场,自己养活自己,相声也不例外。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新的艺术形式不断涌现,年轻一代更喜欢更新鲜更刺激的东西。再加上电视在国内的迅速普及,所以相声跟其他传统艺术一样,市场空间越来也被压缩,“一切向钱看”也让传统艺术逐步进入低潮,过去曾呼风唤雨、风光无限的相声演员一时不知所措,有的改行演小品,有的沉寂……
其实何止是相声?这些年来,传统艺术几乎全部陷入低谷不能自拔。君不见,这些年的多少剧团、曲艺团、艺术团关门大吉?有多少传统剧种面临灭绝?
近十几年来,德云社的走红,正是相声适应市场的产物,也算是是相声从大舞台重回酒楼茶肆的一次““返祖”现象,在这样的尝试中,德云社无疑是最成功的。但是,德云社毕竟只是一个个人开办的相声团体,自己可以把小日子过得很好,但却无法抗起带领相声走向“辉煌”的大旗。
相声只是曲艺大家族中的一个门类,它再灿烂也只是曲艺百花园中的一朵,想独自辉煌并不那么简单。
实现传统艺术的繁荣不是靠某些演员的努力或者某个主管部门的重视,它需要大环境,需要土壤。没有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再优秀的花朵也无法开放。繁荣传统艺术,文化自信还是必须的,国家重视也是必须的,演员自己的努力也是必须的。
总之,相声的兴衰是大环境决定的,它自己努力的效果有限,不足道也!相声没有救世主,郭德纲等相声名流可以独善其身,但靠他们的一己之力也拯救不了相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姜昆领导下 郭德纲努力下 老百姓支持下 。再往下[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声本来就是市井文化的缩影,是京津地区底层人民的娱乐方式,比如东北的二人转和地方戏曲,有的流传至今,脍炙人口,有的濒临绝迹,无人问津,这是自然淘汰法则,就像曾经辉煌的元曲、昆曲又有几人为她惋惜,任何艺术形式都有她生存的土壤和环境条件,所谓适者生存,不适合的就会被淘汰,生命力的强弱非人力所能为,还得看天时地利,就拿二人转来说,她生长在冬季漫长的东三省,人们需要用一种娱乐活动填补农闲时光,这种简单的自娱自乐的二人转产生了,并且不断的发展壮大,这和东三省在全国的影响力息息相关,也和二人转表演的亲和力(接地气)、简单易行、经济实惠关系密切,当然也和二人转艺人的不断努力和创新、明星辈出分不开。相声界也是如此,但是她的起步还低,在旧社会相声艺人和要饭的差不多,手心朝上,撂地儿为生,在城市的夹缝中求生存,硬生生开出一条生路,相声前辈们都没有多少文化,却把中国的语言艺术融会贯通,开创幽默风趣之先河,独树一帜,确立了相声表演艺术形式。历经百年,风雨沧桑,是新中国使相声去粗取精,登堂入室,步入辉煌,是新时代逼相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重归剧场,一代一代的相声名家,对相声的传承与发展不遗余力,不管是何种政治环境,她都顽强的生存着,并充分展现着她的艺术魅力,不管是解放初的侯、马、常家,为相声事业适应社会主义发展,呕心沥血,让相声为人民服务,为朝鲜战场上的战士服务,不惜流血牺牲;还是文革前后以马季、姜昆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相声演员为相声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把相声艺术送上了她的鼎盛时期,从各个大型演出的压轴,到春晚的大餐,相声是绝对不可或缺的。这是事实,是无可辩驳、无法磨灭的。在文艺真正百花齐放的今天,相声的关注度越来越少这是很正常的事,各种娱乐形式层出不穷,大千世界,眼花缭乱,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相声这一靠撂地起家的艺术形式还活着,已属不易,而且居然还有活成人上人的,着实令人大喜过望,所谓十年磨一剑,郭德纲横空出世,令各位相声界祖师爷倍感欣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郭德纲王慧就是这个有心人,让我们这些热爱相声的人们为之欢呼雀跃吧,感谢你郭德纲,感谢您德云社,有祖师爷的护佑,有我们这些衣食父母的关照,你们就带着大家一起玩吧,别忘了那些你喜欢的和你不喜欢的前辈,带上那些争气的和不争气的同行,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用郭德纲的一句话:“都是同行衬托的”。随是笑谈,确也不无道理。
上一篇:世界史上最美的3位女人都是谁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