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相声是怎么从衰落走到辉煌的?
相声,艺术,德云社相声是怎么从衰落走到辉煌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众所周知,相声是一门最擅长与观众进行交流的艺术,相声演出所产生的剧场效果,往往是其它舞台艺术无法企及的。除了喜剧性内容的原因之外,相声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对话的形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叙事艺术中,创作者自信有力量穿透孤立的事件,抓住其“内在的本质”,赋予其因果联接的次序,从而构成故事虚构的情节和历史,并将这些内容灌输给观众。在这里,信息的流动基本上是单向的,观众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中国曲协主席相声大师姜昆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戴志诚,陈寒柏,大兵,李金斗,杨志刚,何云伟,曹云金,李菁 ,徐德亮,王文林,高晓攀,苗阜,王声等相声表演艺术家的共同努力 ,相声由衰落走向辉煌。希望艺术家们继续加强说学逗唱基本功的训练,多出好作品 ,有教育意义,传承相声艺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脱离了群众基础追求高大上必然衰落,回归本源扎根生活必然辉煌。郭德纲及德云社功不可没。好比二人转之赵本山,京剧之梅兰芳,功夫之李小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影随风14522916
前天 14:16
在中国曲协主席相声大师姜昆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戴志诚,陈寒柏,大兵,李金斗,杨志刚,何云伟,曹云金,李菁 ,徐德亮,王文林,高晓攀,苗阜,王声等相声表演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好不容易申报的世界相声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第几届大会,都让郭德纲整没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的相声不幽默,不好笑!也可能我笑点低的原因。
记得以前真有好相声!如牛群的《小偷公司》,《巧立名目》等。这些相声幽默诙谐讽刺了社会上发生的不良现象。
相声是一门艺术。用它的艺术手段赞美真善美。批评假恶丑。那种直白的说教方式真不是相声。
相声要再兴旺,首先题材要百花齐放!要发挥出相声的讽刺功能。在人才方面,院校和民间共同培养,双管齐下。提高编写相声作品人员的稿费。多搞一些相声大奖赛,让青年演员多锻炼。
相声的道通传承很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不要嫉妒郭德纲他们挣钱多,他们也是被逼的!自己养活自己,在看那些所谓反三俗的,他们可是吃着黄粮,开着军赏,种着自留地的人!想当年肥的流油,人们那时怎么不说?出来了个郭德纲,老百姓喜欢看!名气越来越大了!于是,那些吃黄粮的坐不住了,因为老百姓不爱看他们的相声了!就等于郭德纲抢了他们的饭碗,他们能甘心吗?一个正规军,被一帮游击队打败了,启不是让人笑掉大牙!所谓的反三俗大旗打出来了,就是想灭掉德云社,可不成想越反,德云社越火!他们是又气又没办法!如果姜昆胸怀大志,容下德云社,承认德云社对相声的贡献!启不是一举两得!都是说相声的为什么不能合为一体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声发展到现在,不到200年历史,最早它类似一种街头杂耍,后来逐渐登堂入室,成为一门艺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情况暂时不提,就拿1949年之后来说,其实相声也经历过多次低谷和中兴,总体来看有这么三次起落。
其一,五六十年代
新中国成立之后,相声包括很多传统艺术,都陷入一种很难突破的境地当中。旧艺人们再登台表演,说的还是过去那些陈旧内容,根本不为当时的新时代工人阶级观众所接受,有的演员甚至被观众当场轰下来过。
相声是不是绝对不适合新时代观众的要求?侯宝林等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艺人们非常苦恼,还为此一起向刚刚回国的老舍先生请教,相声的路到底怎么走。
在老舍的启发之下,相声演员联合起来,成立相声改进小组,将旧时代的相声进行革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了一批适应新社会的新作品,登台表演受到新观众的欢迎。相声由此经历了第一次的起落。
其二,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
文革时期万马齐喑,相声与很多艺术形式一样都陷入低谷,相声已经基本听不到了。其间除了马季、唐杰忠那段歌颂型相声《友谊颂》,老百姓是听不到什么相声的。
上一篇:世界史上最美的3位女人都是谁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