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白登之围如果失败了,汉朝是不是就三年而亡了?
刘邦,单于,匈奴白登之围如果失败了,汉朝是不是就三年而亡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白登之围如果失败了,汉朝是不是就三年而亡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白登之围时,汉军主力已经集结了。
相当于最里面是刘邦,外圈是冒顿,然后再外面是汉军。双方都是投鼠忌器。
如果很轻易就能拿下刘邦,冒顿能凭老婆的几句话就放了刘邦?
真的完全开打,刘邦估计凉了,冒顿也好不了,还不如拿了钱财离开。
都不是傻子,一说就说开了。
当然,如果刘邦真的凉了,汉朝也完蛋不了,还有个吕后呢,事实上刘邦死后也是她专政。最多会有一两个割据政权没办法收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白登之围是汉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直接影响了汉朝初年对匈奴的政策,同时对于后世王朝处理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也具有重大的意义。白登之围幸好被陈平的计策巧妙的化解,刘邦才得以释放。假设白登之围不解的话,汉朝会怎么样?
有的人认为天下会重新回到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的状态,有的人认为天下不会动乱,上述两个观点,我都不赞成。我更认为战乱很有可能会爆发,但是终究会被汉朝戡乱平定,汉王朝会继续维护他的统治。
下面我们有理有据的分析一下当时的客观形势:
假设白登之围未解,那么刘邦和当时在一起随行的主要谋士陈平、娄敬,将领有樊哙、夏侯婴、周勃等就会被扣押下来。
当时的高层势力分为两大派:一派是朝廷大臣派;另一外就是诸侯王派,当时诸侯王基本上都是异性王,同姓王只有两个,一个是刘邦的大儿子齐王刘肥,另一个就是刘邦的小弟弟刘交,剩下的就是刘邦封的七大诸侯王。
这两派中,朝廷大臣派基本上都是支持刘邦的,基本上没有谋反的可能。具备谋反实力的就是当时的七大异性诸侯王。
我们再来看看七大异性诸侯王当时的情况:
韩信当时已经贬为淮阴侯,被软禁在都城长安的家中;
梁王彭越是个老实人,此人造反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会有;
淮南王英布是造反的因素之一;
赵王张耳当时已经去世,其儿子张敖继位,因为他父亲和刘邦是故交,他还是刘邦的女婿,所以说不会反;
燕王臧荼因为谋反已经被刘邦平定杀掉;
长沙王吴芮和张良是好朋友,造反的可能性也很小,但也会有;
韩王信当时已经叛变,而且这次讨伐匈奴的直接导火索就是韩王信。放在朝廷方面,有两大棘手问题:
第一:白登之围刘邦被困后,朝廷肯定要想方设法救刘邦。假设经过一段时间发现成效不大、救不回来后,我想以萧何为代表的朝臣派和以吕后为代表的外戚派一定会立太子刘盈为皇帝,但是此时他只有只有十岁,不掌握实权。由于此时是紧急状态,必将是吕后掌权,重臣辅助,营造团结紧张的气氛。
第二:就是对韩信的处理。这是当时最棘手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后果严重,危害很大。韩信当时正是被降为淮阴侯的第二年,在京城的家中深居简出。我相信此时吕后一般不会对他下手的。本来智取韩信已经足以引起其他异性诸侯王的猜忌了,此时如果再对韩信下手,一定会引起其他异性诸侯王的强烈反弹,甚至成为他们造反的借口,此时团结比什么都重要。
尽管朝廷对韩信的处理小心翼翼,但是我相信关外诸侯王,很有可能会造反,有以下几大理由:
第一:在刘邦智取韩信之前,韩信有没有谋反之心?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被囚禁在京城后,韩信此时的心情是:“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他可以说一直在找机会谋反,特别是后来和陈豨的秘密谈话中更看得出来。
第二:当时的皇帝制度刚确立不久,包括异性诸侯王在内的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职业,每个人都有这个想法,我想他们中的异心分子一定会蠢蠢欲动,趁着这么好的时机谋反称帝。
第三:几个异性诸侯王的封地,都是位于东部地区,其土地肥沃,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有自己的军队,具备造反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上述几点是异性诸侯王的造反因素,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汉朝朝廷面临的困境:
第一:在白登之围中,刘邦带去了32万大军,这32万大军可以说是朝廷的精锐之师。由于皇帝和诸将被围,失去统一指挥,必然会导致军心涣散,如一盘散沙,其被匈奴精锐部队围歼的可能性很大。
第二:当时随行的主要谋士是陈平、娄敬,将领有樊哙、夏侯婴、周勃等。那么在朝中没有出行的主要大臣有萧何、曹参、张良等,主要将领只剩下灌婴,此外还有一部分三线将领,可以说主要将领不足。
从正面反面综合分析,鉴于当时的危险局势和朝廷薄弱的军事实力,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下,很有可能有诸侯王率先出来造反。前面我们分析过,最有可能造反的就是淮南王英布,因为韩信的下场对他刺激一定很大,他肯定会联合其他人一起谋反,上面我们分析过,有谋反动机梁王彭越算一个,长沙王吴芮谋反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即使三人联合,无论其综合实力还是谋虑来说,比起中央政府来说还是略逊一筹的。我相信其战争过程正如后来的七国之乱和西晋的八王之乱一样,英布、彭越和吴芮最终会平定。其理由如下:
第一:届时汉朝军队的将领很有可能是灌婴和曹参,灌婴在西边统率一支部队,出兵征讨;曹参当时是齐国的相国,他会是东边部队的将领,他们二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有能力有实力率领其他三线将领平定战乱。
第二:朝廷一定会重兵把守函谷关,这是一道很重要的关隘,只要函谷关不丢,西汉就不会灭亡。
第三:英布、彭越和吴芮起兵后,有没有像秦末一样,会形成很多股起义军,我想这个可能性很小,秦末百姓纷纷造反,是因为“天下苦秦久矣”,而此时经历过长期战乱的天下百姓都希望社会安定,不希望再发生大规模战争。这从后来的英布造反中也可以看出来,已经很少有百姓响应了。
第四:从后来英布的叛乱中可以看到,英布的战略眼光是很差的,况且可以说英布很有可能是孤军奋战,直至失败。
第五:中央政府是团结的,当时西汉朝廷一定会形成一股合力。当时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已经形成,他们很希望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同仇敌忾的去平定战乱。
我们还要考虑到一个问题,北方的冒顿单于会不会南下参与此时的中原战乱,我想是不会的,有两点原因:
上一篇:有啥兼职可以在家躺着赚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