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愿意追随刘邦?
刘邦,的人,自己的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愿意追随刘邦?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愿意追随刘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他是打着除暴安民的幌子、骗取了1⃣️批颟顸贪婪无知的游民、为他打下江山、汉朝崛起、秦朝灭亡、刘邦成为秦始皇第二!刘氏不可小趋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邦是一个奇人,从一个小小的亭长,逆袭开创了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之一。
刘邦在发迹之前,是一个小混混,虽然混了个亭长,但是不事生产,整天跟一群狐朋狗友厮混在一起,连他老爹刘太公都看不下去,经常骂他。
但是他这个亭长也不是白当的,时间长了跟沛县的官吏们也就混熟了,什么萧何、曹参等等都是在那个时期结识的。
另外,刘邦这个人虽然是个混混,但为人比较仗义,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算是个小头头。
长期厮混于社会的最底层,让刘邦拥有了极强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善于结交不同类型的人。萧何、曹参、夏侯婴等是官府的人,樊哙是杀狗的屠夫,周勃是干吹拉弹唱的活儿的。
同时,早年的刘邦还是一个喜欢施舍,为人大度,心胸豁达的人,他的这些性格特点是后来能够逆袭的重要原因之一。
勇于承担责任
最初起兵的时候,谁都不愿意来当这支部队的领头人,包括地位比刘邦高的萧何、曹参、夏侯婴等,因为造反是一个高风险的事情,稍微不注意,不仅自己要死,还会连累家人,甚至三族。
但刘邦不怕,站出来挑起大梁,成为了当时的沛公。
知人善任
刘邦的最大特点是知人善任。萧何管后勤,韩信管军事,张良出谋划策等等。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遇到一个真正懂得赏识自己的人,但这种人是非常难得的。有句话不是说吗,“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刘邦就是这样的一个伯乐。
举个例子,韩信拿下齐国的时候,蒯通就劝韩信自立,但韩信认为刘邦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于是拒绝了。
能听人劝
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到了一定阶段就很难听得进去别人的劝说。
比如项羽这边,范增是一个大谋士,但项羽却认为自己天下第一,经常不采纳范增的意见。
而刘邦则不同,他很能够听得进去别人的劝说。
还是举韩信的例子,韩信拿下齐国时,刘邦让他带兵来助阵,但韩信趁机提出要求刘邦封自己为代理齐王。
刘邦一听,马上勃然大怒,张良稍微一提醒,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仅答应了韩信的要求,还将代理两个字去掉,封了真齐王。
这样会让身边的人觉得刘邦很重视自己,当然愿意跟着刘邦干。
改错、容错能力强
这一点尤为重要,每个人最难的就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容忍别人的错误。
当初刘邦被困荥阳的时候,郦食其提出让刘邦分封六国贵族,以达到让六国贵族带兵来帮自己的目的。刘邦认为是个好主意,马上命令人开始刻印玺,准备分封。
但张良听说之后,给刘邦一顿分析,刘邦马上意识到了错误,立马停止郦食其的计策。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件事到此就结束了,除了当着张良骂了郦食其几句之后,就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照样重用郦食其。
刘邦的这一特点,能够让手下的人,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意见,不用担心说错话或者出错主意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后果。
愿意分享成果
许多人只看到了刘邦剪除异姓王,却没看到除了异姓王之外的功臣,基本上都是善终的。
项羽当霸王的时候,将好的地盘都留给了自己嫡系的人,让其他诸侯非常不满。
但刘邦却能够按照功劳与功臣们分享胜利的果实,就像高起、王陵说的,“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总结
刘邦能够取得天下,绝非是偶然因素,他的知人善任,能够让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他的容错能力,能够让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他的听人劝,能够让大家觉得自己是受重视的。他的大度,能够让大家觉得跟着他有奔头。
因此,刘邦手下的人才会愿意跟着他,也才会不断有人加入刘邦的阵营。
上一篇:宝宝总是发狠咬牙攥拳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