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央遴选考什么内容?
笔试,考试,中央中央遴选考什么内容?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毕竟,明确目标和计算好所剩时间之后,再针对遴选的重点展开复习效率才能更高!
打个比方:参加市直遴选和省直遴选,就算报考的职位相同,但是备考压力也不在一个层次上,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反正我当时准备遴选的时候,就是本着一次上岸的决心,就算战线拉的长一点,也不觉得累,因为是自己想做的事情。
简单说一下我备考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和过程,自行体会。
首先,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想报单位的竞争力,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备考。
其次,有一套少而精的资料。
北辰遴选笔试宝典——教材,用来了解题型,可选择
潘战遴选全课——视频课,用来掌握高层机关思维,必备
公选王真题——真题,用来适应考试难度,必备
粉笔决战100题——基础练习册,用来对每种题型查缺补漏,可选择
接着,把现有资料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通常来说,我们学习一个新内容的时候,大致流程为预习、听课、做题和复盘。在备考遴选的时候也适用。
想快速弄清楚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思维,可以先预习教材,也可以直接看潘战老师怎么站在机关工作者的角度去剖析问题的本质的,这跟你备考时间长短有关,不过潘战这个一定要听上一遍,课上的每个题型的解题思路都记好笔记,还有各种对策也都自己整理好。听完后尽量自己把每个题型都再练一遍,保证清晰理解和掌握。一般两周的时间可以全部听完,后续再写题只会越写越爽了。
最后,字一定也要好看。虽然这是不显眼的一步,但真的会影响整体成绩。
其实备考方法是相通的,就看大家怎么看待遴选了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明确中央遴选考试的大头,首先要明确中央遴选考试主要测查哪些内容。从考试大纲出发:
可以知道,中央遴选主要还是以案例分析的考查为主。
Q
案例分析包括哪些?
在以往的考试中,以B类为例,一般是两道小题+一个讲话稿写作。两道小题考察过归纳概括类、提出对策类、实务公文写作等,讲话稿一般为各种场合发言类文稿。
Q
考试什么占大头?
评判考试中什么占大头的最直观评判,即为分数。中央遴选考试分值占比较高的题目一般为最后一道大题,通常为35或40分。因此最后一道题在考试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比如,2020中央遴选考试的最后一道大题考查的是“第一书记”,占35分;2019中央遴选考试的最后一道大题考查的是“生态环境保护”,占40分。2017中央遴选考查的是“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占35分......(2018年中央遴选没有发布公告)
Q
什么是优质讲话稿?
目前中央遴选考试中,最后一道大题考查的形式多为讲话稿为主,占着如此高的分值,大家再备考的时候更加不能忽视。
那么,一篇优质的讲话稿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优质的讲话稿往往可以发人深省,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内容充实。能否写出一篇优质讲话稿主要凸显的就是文字表达能力。
Q
优质讲话稿的难点?
1.写作没灵感。考试中不存在“灵光乍现”,只有高质高效的训练、学习,才能锻造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2.写作没内容。缺少学习与储备,在考场急的头皮发麻。明知道写出来的讲话稿质量不够,却也不知道如何调整
3.写作没时间。或小题作答时间把控不良、或谋篇布局时间过长,最终导致讲话稿草草收尾,甚至出现残文。
上一篇: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有没有真功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