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三国时期的人物名字几乎都是两个字的?
王莽,都是,单字为什么三国时期的人物名字几乎都是两个字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双字名在王莽上台之前本来就是少数,王莽的禁令则让双字名几乎消失,“双字名非礼”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东汉虽然取消了王莽的禁令,但“名非礼”直到东汉末年都是上层社会的主流观念。
正因如此,汉末三国时期大部分历史人物的名字都一个字。不过根据考古发现,双字名在东汉三国的社会下层其实大量存在,只是这些双字名的影响实在难以让史书记载,所以史书中才都是单字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时名字都是单字,然后有个字。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张飞字翼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说三个字为贱民,而是很长一段时间单名为尊,也就是你姓几个字可以,姓刘、姓张、姓诸葛、姓西门都行,但是名一般都是单个,而字又是另一码子事。
比如,刘备,姓刘,名备,字玄德。
诸葛亮,姓诸葛,名亮,字孔明。
采用单名,重复率是很高的,比如刘秀,光武帝叫刘秀,王莽的国师也叫刘秀,有时候不易区分,所以字就很重要,一般跟你亲近,都是以字相称。
有人举例蔡文姬、黄月英等等,但蔡文姬人家是姓蔡,名琰,字文姬。只有平民百姓,对这块没办法讲究。
这股风潮不止在三国,流传了很久,甚至在明代,很多文人还是以单字为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的名字和现在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名一般就是一个字,字是两个字,这个是约定俗成的,比如曹操,操是名,字孟德,一般名是自称,字是尊称,在古代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一般称字,比如关羽,字云长。我们一般称关云长,刘备,字玄德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外中国历史上,人的姓名(广义上的)的发展变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在商时期,君主的名字都是很简单地以天干地支来表现的,比如说太甲,盘庚,武丁等等,君主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说平民了。这时的名字很多时候都是反应具体的事物的,比如说居住地,官职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名和字是相辅相成的,三国时名字连用,人重名的其实不多。如张飞,名飞字翼德,长了翅膀才能飞;关羽,字云长,\"其翼若垂天之云;″诸葛亮,字孔明,阳光照进来,每个孔都明晃晃的,肯定天光大亮了;周瑜,字公瑾;瑾和瑜都跟玉有关。荀彧,字文若,彧,茂盛的样子;文若,论语\"郁郁乎文哉?″,形容文采盛貌;袁绍,字本初,绍有继续,接续之意,本初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呲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么为什么三国时期的人们起名都是两个字?其实人们取单字作为名字不是从三国时期开始的,而是从新朝开始的。新朝就是王莽的建立的朝代,他代汉建制之后,便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就有名字的改革。他规定天下人取名时不能是两个字,都是必须是单字,而那些犯了法的人们或者是贱民,他们的名字是三个字。
这样人们一叫名字就会明白他是什么人,非常地直接。古人起名字大都是以单名为主,双名的本来就非常的少。王莽这一声令下,天下人民都开始用单字了,没有人敢用双字。从新朝到东汉,从东汉到三国,这几百年间人们的名字打多是单数。那么为什么王莽要下令让人们使用单字呢?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爷爷和爹爹,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了幅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
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
上一篇:蒸面包用什么垫着不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