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韩信听从蒯彻之言,楚汉之争的历史会改写吗?
项羽,韩信,刘邦如果韩信听从蒯彻之言,楚汉之争的历史会改写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韩信听从蒯彻之言,楚汉之争的历史会改写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下形势一定会有变化,为什么?
历史上的刘邦,项羽,韩信三人最大的不同是个人政治性格的不同。
一、刘邦是一个有政治抱负,而兼有政治智慧的政治家。
二、项羽是一个有政治抱负,而却没有政治智慧的英雄。
三、韩信则是即没政治抱负,又没政治智慧的军事天才。
这是历史上真实的三个强人,刘邦之所以能夺取天下,完全是以他高明的政治手段,出神入化运用的结果。项羽与他为敌,终至败亡。而韩信只能为将。当时,他自认为由于刘邦的信任和依重,在他手下混得风生水起。人生至此,复有何求。实无叛刘自立的必要。
但是,如果韩信能听从蒯彻之言自立,那么情况就不同了。此韩信就非彼韩信了,而是一个有政治抱负而兼有政治谋略的军事家了。再加上韩信还有一些同刘邦、项羽不一样的优点。比如:
一、从他虚心向李左车求计,一举收复燕齐就可看出。他是个尊重人才,礼贤下士之人。项羽却不是,一个范增都没用好。
二、从他后来报答漂母就能知道,他是个有情有义之人。刘邦就是个十足的厚黑人物。
三、从他甘受跨下之辱,又宽大处理淮阴屠夫更可看出他是一个能屈能伸之人,宽宏大度之人。这一点,刘邦和项羽都不能与之相比。
韩信有这些优点,自可聚拢一些能人来辅助他。再加上他掌握着强大的燕齐军力和百战百胜军事能力。只要同项羽互为依托,力量足可撼动天下,三分天下,亦未可知。
而刘邦在面对一个项羽就已很吃力,如今又要面对另一劲敌,必将力不从心。更何况,还有彭越,英布等一些骁雄,原本跟刘邦就不是一条心。到那时,天下就可能会出现群雄并立的局面。如果运气好的话,韩信能坚持到刘邦先他而逝,以吕后之毒,其内部必当人人自危,作鸟兽散。此时,天下大势,竟有谁来做主,实未可知。
但是,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他韩信必须是个有政治野心和政治智慧的人才行,但历史没有假设,韩信不是这种人,所以他只能成就他的将名。玩政治他就象个白痴,功成后又贪恋权贵,不知进退,招来杀身之祸而不自知,引来后世多少英雄为之概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韩信听从蒯通之言,会影响楚汉战争的进程。但不会改变战争结果。
历史的走向不会以某个人的出现而改变的,也就是历史的趋势是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构成历史的某个元素是会变化的。
韩信攻齐后对刘邦和项羽各自产生了不同的变化
项羽的反应,按《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楚王恐”。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六万挑战四十万不“恐”,彭城之战已两三万战五六十万,何曾“恐”过。项羽“恐”的是刘邦和韩信两面夹击,自己必然无力两面作战,会对自己产生毁灭性打击,后来垓下之战也证实了项羽“恐”是对的,项羽从不使用外交手段,破天荒的派武涉劝韩信自立,这些都说明韩信攻占齐国后,如果没有帮助刘邦,自立为王隔山观虎斗,能够解除项羽的“恐”,当然也就改变了楚汉战争的进程了。
韩信攻占齐国后,给刘邦写了封信,向刘邦讨封“假齐王”,其实是韩信想做齐王,韩信没有立刻协同刘邦,去围攻项羽。刘邦的反应《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汉王大怒”。因为刘邦当时和项羽正处于荥阳对峙,双方打了两年多的仗了,此时已是人困马乏,缺粮少兵,本想着能够乘韩信攻占齐国后,派兵协助他围攻项羽,韩信的做法肯定会惹毛刘邦,所以“大怒”。韩信如果此时自立,不仅会使刘邦得不到韩信的帮助,去对付项羽,还会使刘邦多了一个敌对势力。如果韩信自立,“恐”的就不是项羽了,而是刘邦了。楚汉战争就不是四年这么简单了。因此,韩信的自立,也就影响了楚汉战争的进程了。
但是,即使韩信自立,改变不了楚汉战争的结局。
项羽在垓下之战后兵败自杀,不是别人造成的,是项羽自己造成的。项羽爱憎分明,但是非不分,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甚至按人们说的“妇人之仁”,项羽的“耳根子太软”了,这些都是项羽的致命弱点。项羽是一只猛虎,容不下任何比自己强,比自己智慧的人,但猛虎最终是成为猎人的目标的,因为他缺少猎人的智慧。我们常说的“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人才”,其实,人才在任何时代都是缺的,人才也包括比自己强,尤其是比自己智慧的人。从频独树一帜这点看,韩信自立或不自立,都改变不了项羽灭亡的结果。
韩信其实和项羽很类似。首先,性格怪癖很类似,自恃清高,目中无人。韩信曾经到过樊哙府中,韩信冷笑着说:“信乃于哙等为伍”,按《史记•淮阴侯列传》原话是:“羞与绛、灌等列”。绛罐,樊哙可是战功赫赫的大将,即使你韩信再用兵如神,没有像绛罐这样的武将冲锋陷阵,也只是“无米之炊的巧妇”而已。其次,才能很类似,才能出众,项羽是勇猛如虎,韩信是计出如神,一个是“武”,一个是“文”,但这两个人都不懂得,也不可能补缺查漏,都是自身才能出众,但又目中不能容他人的个性,按我们现在话说,都是偏科生,按分数是考不上一流大学的,哪怕特招,也是当不了领导的类型,讨不了别人喜欢的人,情商太低,大致结局都一样。
刘邦就和他们不同了。刘邦虽然没有项羽勇猛,不如韩信计谋,但是,他比他们两个人更懂得识人,懂人,用人,容人。他在泗水亭就结识了像萧何、曹参这样“关系户”,因为他知道这些人有能力,也懂得利用他们的能力帮助自己解困。刘邦曾经受牢狱之灾,全靠他们才脱险,这是他识人,懂人。后来刘邦起兵,遇见了张良,陈平,骊食其,韩信等一大批能人,都在各自的岗位发挥了巨大贡献,这是他识人又懂得用人之长处,当然最主要的是他容得下人,即容得下像萧何,韩信,张良比他有才能的人,又容得下像雍齿这样自己怨恨的人。即使没有遇到韩信,刘邦也会遇到张信,李信这些,和韩信有类似才能的军事人才帮他打天下。韩信如果自立,会增加刘邦夺天下的难度,但最终还是会傲世天下,荣登宝殿。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韩信听从蒯通之言,楚汉战争进程会受影响,但不会改变结果。
上一篇:1978年两分钱硬币值多少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