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老子和孔子的思想,谁更适应当今的社会?
孔子,思想,老子老子和孔子的思想,谁更适应当今的社会?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老子不愿意谈“仁义”,是因为当“仁义”的观念出现时,各种不仁不义或者假仁假义已经同时产生了,谁都想当“道德”的代言人,所以老子《道德经》一开头就用心良苦的提醒我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像《旧约圣经》创世记的记载那样,因为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命令,吃了分别善恶树的果子,由此产生“原罪”一样;而孔子坚持守礼仪、谈仁义,正是因为他认为现实已经是“礼崩乐坏”,正是要人去弘道时候。
有时冷静一想,他们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老子说“道可,道非!”;孔子则说:“无可,无不可!”孔子推崇“仁、义、礼、智”;老子也把“慈、俭、让、朴”都当做宝贝。孔子坚持克己复礼,用老子的话讲大概就是“强行者有志吧”!从某种意义上讲,入世的孔子是出世的,因为在“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中已经出神入化,同样,出世的老子也是入世的,如不是心念苍生,他又何必在遁迹江湖之前还良苦用心留下五千言?如果说他们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爱,如果说孔子的爱是“仁者爱人”的可见可感的“亲亲孝悌”,那么老子的爱就是是如天地般“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无声无息的大慈大悲。《论语》里孔子两次提到“吾道一以贯之”,按照台湾著名学者傅佩荣教授理解,孔子原本想展开“一以贯之”的,可惜曾参也不谦虚一点,趁机请教,反而自以为是用“忠恕”两字,来回答“一以贯之”,无奈夫子只得感叹:“知我者其天乎!”。相似的一幕在《道德经》里第67章也出现,不过老子不是说“一以贯之”,而是说“我有三宝”,不是一问一答,而是自说自话,“天下人都觉得我谈论的道有多么宏大和高深,其实我只不过是一直看重这三样宝贝而已,第一重要的就是‘慈’……”。至圣先师如果还活着,相信他一定是希望我们“有朋自远方来”信任并“学而时习之”;倘若老子也还健在,定然是希望我们可以忘记他,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自然而然的自己。如今仰望神龛上的两位圣人,我想我们“祭如在”的最好方式,应该是把他们当做真挚的朋友,当我们人生遇到困惑时,或许有两个朋友可以帮我们找回完整的自己,一边是孔子,一边是老子,虽志不同而道相合,虽殊途而同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适合也都不适合。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不管是孔子还是老子的理论都有劝人向善的部分,引导人们为善多久不会过时。再有这两位圣人的理论有很多放在现在依旧是至理例如:
1、孔子学说中有\"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前者说为人的态度,后者说学习的态度,再有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在孔子之前能学习的都是世家贵族,是孔子打破了学习的壁垒,开了让普通人学习的先河,现代的普遍教育也算这一思想的延续。
2、老子的思想除了普遍的导人向善,更多的属于对万物的思考,与对某种事物多方面的观察思考。现代哲学方面一直受其影响。
说完了上面俩位,其实我认为在现代可能最适合的属于“鬼谷子”,不知道题主看过《鬼谷子》这本书吗,书中主要是教人怎么样为自己获利,教你如何掌握好的口才,怎么辩论,如何抓住机会等等一共十三篇内容。我相信哪怕是现代只要有人真正的读明白了, 那他的成就就不会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好比盖一间房子,孔子负责建设主体框架,老子负责室内装修。哪个更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用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比较谁更适应当今社会,并不恰当。当今的社会有着当今的社会发展体系,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在去粗取精,发展扬弃中,国家体系建设有了更好更快的进步。
但老子的道生万物的宇宙观等观点一直是古今中外倍加认可和研究的焦点,老子的《道德经》成为经典著作传世不衰,一些名篇佳句也成为人们自我修为的名言警句,比如”上善若水”等等。孔子的治学思想严谨,历史名篇《论语》主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一直指导着我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个人认为要想真正的了解老子和孔子的思想。那必须要弄清楚老子的思想是什么。孔子的思想又是什么。这一点要弄不清楚,永远会不知道哪一个思想适合当今社会。如果只看传统文化文献书籍中记载下来的老子和孔子的思想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那些都是没有经过评论过的文人墨客们的一面之词。中华上下五千年永远就没有断代过评论者,那为什么没有见过评论者的文献书籍记载。那就是因为评论者的评论对封建王朝社会制度来说实在是不利。所以封建王朝不允许评论者传播他们的评论。一有发现,按妖言惑众,株连九族。所以这些个评论者就成隐士。但是隐士们口口相传,5000多年来永远都没断过代。当一个封建王朝腐败透顶之时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王朝即将覆灭。就会有英雄人物站出来领导人民推翻腐败透顶的王朝。在这个时候就会有隐士出山辅佐英雄人物推翻封建王朝。但是新的王朝稳定后,隐士们还会归隐山林。因为他们的思想策略是为人民的利益而着想的适合于打天下。不适合封建王朝坐天下。因为封建王朝统治者们永远都是把人分成贵族与贱民。所以隐士们不得不退隐山林。
上一篇:大神们帮忙看看这样的配置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