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老子和孔子的思想,谁更适应当今的社会?
孔子,思想,老子老子和孔子的思想,谁更适应当今的社会?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日之世界,唯有道家思想才能解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据我的观察,应该实行“儒表法里”,且须大大加强法制和法治迅速遏制经济金融领域大面积犯罪,而科技产业和学术全域贯彻无为而治的“老子”思想。浅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老子和孔子都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了不起的思想家。为我国今天的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都为我国的治国兴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是一定要问两个人的思想在今天来讲谁更能适合,恐怕也很难说清楚。
首先是这两个大思想家的思想出发点不一样,各个领域使用范围不一样,孔子的思想讲究仁爱、中庸之道,可能更适合治国理政方面。而老子的思想也更是讲究辩证哲理,讲究无为而治,可能很实用在研究理论方面,或者处理事情的具体理念方面。
其次是两大思想要求不一样,虽然在那个年代由于战乱不断,各个国家都反对浪费,但是孔子的思想更有利于国家团结进取,而老子则选择顺其自然,有一些消极的想法,比如他说的:大音希声,就是要求当时的人们不应追求太过去奢华的生活。
简单来说就是骑自行车和开宝马的效果都是一样的,都是把你从一个地方托到另一个地方,目的都一样。大家说是不是有些不求上进的感觉。但是这个思想在某些领域又是可行的。
对于古人的思想,我们只能活学活用,不能死记硬背,教条式的使用。我们只有站在古人的基础上再不断地开拓进取,才能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和孔子的思想,谁更适应当今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涌现了一大批不同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的就是以孔子、老子为代表的儒家和道家,所以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不同,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儒道两家主张的不同。
老子是道家创始者,他的思想核心是“道”,主张道法自然,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顺应自然的“无为”,“无为即自然”,“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无为而治”,老子把“无为”看作圣人“取天下”和“治天下”的手段。
老子的政治思想中,“小国寡民”且“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才是理想社会。
孔子是儒家创始者,思想核心是“仁”,主张是中庸之道,为政思想是“礼治”和“德治”,即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这样把德、礼施之于人,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教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的界线。
孔子的“仁”,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礼”则体现了礼制,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孔子礼治德治的为政思想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安稳与持续发展。
现代社会中,孔子赞成“有为”希望“入世”,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毫无疑问是可取的;老子主张“无为”希望“出世”,自然宽松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社会发展。
显然在当今社会中,像小学生一样单纯选择孰行孰不行是不太合适的,两种思想因时而宜、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才是更合适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思想适合养生,
孔子思想适合做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以自我提升为主体,孔子以变革社会为主体。两人结合才是完整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这里是“阳明悟行学宫”很高兴看到你的问题
《论语》15000多字中就有580多“不”字,《道德经》5000余字中也有230余“不”字,不过《论语》更多的是教人们不要违背礼,但《论语》的逻辑正是因为君子志于道,所以才要守礼,而老子更多的是希望人们不要违背自然(本性)——也就是他说的道。
上一篇:大神们帮忙看看这样的配置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