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被称为群经之首的《易经》,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易经,周易,孔子被称为群经之首的《易经》,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易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就是专门研究易经的人也不能给出明确的回答,因为自古至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人能把易经研究透彻,每个人讲易经都是讲自己对易经的认识与理解。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概括一下《易经》,首先他是一个本古代讲占卜的书,里面有介绍六十四卦占卜的爻辞和占卜的方法。第二,《易经》也是一部我国古代讲朴素哲学的书,《易经》全书分经和传两部分,经是占卜的爻辞和解说。“传”是介绍六十四卦的卦理知识,解释易理知识,相传是孔子所做,如果把“传”读懂了,你对易经研究也就成大师了!因为“传”主要讲占卜的原理是什么,他把占卜经验提升为理论,讲大自然的规律,讲宇宙的奥秘,已把唯心的占卜提升到古代哲学的范畴。所以说《易经》是一部讲占卜的书,也是我国古代讲朴素哲学的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从根本上就存在问题。首先《易经》根本不是群经之首,群经排名认证不说,就算真要评个群经之首,那也得是被众多大众所认可的《诗经》。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诗经》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在内容上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历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度地受到《诗经》的影响。
《易经》只是《周易》的一部分,与《易传》同为《周易》的两个部分。《易经》本是卜筮之书,它只是对一些偶然的占卜结果所作的记录,反映了古人对无知或无法把握的外在世界的一种幻想上的理解。《易经》与《易传》合为一体的《周易》一书才能算得上群经之首,单独的《易经》只能在《诗经》之后。
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易友的提问,我从易经的地位和由来,来回答易经是什么?
易经的地位:
1、中国的文化和人文科学的源头分为四个部分:经部、史部、子部、集部;清朝整理称为四库全书;经部是四部之首,包括四书五经,四书为: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为:诗书礼易春秋,也就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周易为群经之首。
2、从古至今的名人也很尊崇易学。
如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子润之,这是出自以《易经.系辞传》“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如我们的儒家圣人 孔老夫子曾经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如唐代的宰相虞世南曾说过:“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毛主席的伟大著作《矛盾论》也深度体现易经思维,阐述中多次出现“一阴一阳之谓道”。
如我们古代的大医学家孙思邈曾说:“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
宋人叶采也曾用一首诗来表示古人对周易学习的执著:“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综上,我们易经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历代的文学著作,人民的行事习惯等,无不交融者易经的思维和道理。
后世对其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后世的很多文学思维和既成词语也都是源于易经,至今没有人能彻底弄清楚其中的逻辑和内涵。
易经的由来
既然易经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有这么重要的地位,那他是如何来的呢?接下来我们谈谈易经的由来。
孔子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阐述了易经的来源。
关于易经来源的传说:
传说我们的人文始祖伏羲氏在黄河边看到一匹龙马跃出水面,飞腾在空中,龙马身上背负着特殊的图案,由黑点、白点组成,后人称此现象为“龙马负图”,称龙马背上的图案为“河图”。我们的始祖伏羲氏则依据河图做出了先天八卦,并写下《连山易》。
经过多年的传承,在四千多年前,我们的先皇祖先黄帝又写下了《归藏易》。
后世先传到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三千多年前,周文王在被纣王关在羑里的时候,根据洛书画出后天八卦,做64卦,并做卦辞,为《周易》之初始。后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注上爻辞,到下古时代,孔子为《周易》作传,曰《易传》,又称《十翼》,后世之易经多指《周易》+《易传》。
以上易经的诞生过程,后世人们还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三圣就是指:伏羲氏、周文王、孔子;三古就是这三个圣人生活的时代:上古、中古、下古。后世人们称:伏羲之河图 夏朝人曰连山;黄帝的河图,商朝人曰归藏;文王的河图,周朝人曰周易。
我们现在所说的易经就是指以周文王和孔子为代表撰写的《周易》+《易传》。至于《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失传,只有一些碎片散留在民间,至今还是谜一样的存在。
客观的说法是:河图和洛书是古人对宇宙星象研究总结抽象,从而得出的两幅图,河图为客观存在的星河之象,为客观的体,洛书为星象的变化,为实际的用。
以上两种说法,不管是传说还是星象探究,河图洛书都是真实的存在,都不影响最终的八卦和易经是来源于河图洛书的说法。
2014年11月11日,河图洛书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此我们如果不打算做深入的文化研究,就不必过于探究其来源,还是注重其用吧。
综述:易经是阐述宇宙万象的客观存在,并从宇宙的客观存在之象来演化出易理和术数,后世对易经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曾仕强教授主要是从易理角度来讲易经,还有一些学者是从术数的角度来研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卜筮,但是这个在目前不是主流,还不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