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端午节有什么习俗?粽子怎么做?
端午节,屈原,粽子端午节是怎么来的,端午节有什么习俗?粽子怎么做?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攘灾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攘灾,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至于粽子就不耒叙了,可以说只要有糯米这款基础食材基本达到认知内的都可添加到里面去。糯米一定要用清水泡最低4小时哦,小火慢煮也要4小时,焖也要四小时,这是纯糯米的,不纯的除了泡水,其他四分之一时间就行了。
上一篇:为什么很多人入局三农短视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