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来自美国的鼓励教育,对于中国的教育、对中国的学生、对中国的家庭产生了哪些影响?
美国,孩子,中国来自美国的鼓励教育,对于中国的教育、对中国的学生、对中国的家庭产生了哪些影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素质教育是必须的,也是今后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但在具体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部门需要因地制宜,不能“东施效颦”,因为在短期内,“应试教育”的制度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在注重分数的同时,我们要研究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加大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建立多渠道、多类型的学生评价机制,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发展。
下面,我们来简单谈下对中国学生的影响。但我想换个角度谈,就是中国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好像越来越脆弱了。不知道何时起,老师们在教学时越来越“温柔了”,有些老师因为在课堂上责备不守纪律的学生,话说重了点,竟被要求道歉。
对一些个别学生的不恰当行为,该严厉批评时就得严厉批评。记得我在求学阶段时,上课“开小差”被老师罚站,课文背不掉被老师““罚抄、甚至”打手”,都是很正常的。做事不认真、事情没做好,就应该被责罚啊,难道这不是普世的价值观吗?所以,我们不能把对孩子的理解、宽容,变成迁就、放任。正所谓:“教不严,师之惰”。
说到这里,我特别想跟中国的家长们聊聊这个鼓励教育。
现如今,越来越多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年轻的家长们,认为在青少年的心智以及三观没有完全确立前,应该大力推行鼓励式教育,这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和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锻炼意义巨大。
这个观点是对的,但你们真正懂鼓励教育吗?知道怎么才是鼓励教育吗?据我了解,很多家长的认识是不对的,他们简单的认为:鼓励教育就是多表扬。
那么,请问:孩子“按时交作业”该表扬吗?“不迟到早退”该表扬吗?“扫个地”该表扬吗?人该为自己“该做的事情”获得表扬吗?请家长们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所以,请家长们不要表扬你孩子“本该做的事”,除非你内心真的觉得:这就是我心中“优秀的标准”。
鼓励不等于表扬。鼓励是为了让“挫败了或沮丧”的孩子继续努力而采取的一种激励行为,而表扬是“你做到了优秀”才能获得的奖励。
所以,家长们,如果你看到孩子正做着自己本来就该做的事情,那请不要表扬,否则孩子可能会误认为“平庸=优秀”;如果看到孩子做的事情产生了很好的结果并超出正常的预期,请不要吝啬你的表扬。
最后,想起一句话送给中国家长们:把鼓励给折断了翅膀的人,把表扬给飞过高山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鼓励教育不等于美国的教育。鼓励教育是人类的进步教育,伟大的教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鼓励,是孩子人生的起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曾经在继续教育培训时,听到一位老师的鼓励教育心得分享。他把自己的一个孩子,身有残疾(十多年前的事,忘记什么残疾了),本身不便于正常学习,但通过他的鼓励教育,一直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另人艳羡的博士生。听到后倍受鼓舞,想立马生个孩子鼓励鼓励。几年后,自己有了孩子,可是鼓励教育模式却推行的不好。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加上东方人本身表达方式比较含蓄的原因,鼓励的话语总是不多,不会鼓励,但我并不否认这种教育方式。
总觉得小孩子时鼓励表扬一下,孩子高兴坏了,但大了一点,好像有点做作的感觉。
我们也许习惯了惩戒,只要有错就是打一顿。孩子自小听到的都是:不听话了?再不听就挨打了啊![捂脸][捂脸][捂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教育制度的完善很重要,不能限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目前当下应试教育有好,也有不足之处。特别实在人工智能发展的今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和智能学习系统,评测系统,可以科学的帮助学生更好更轻松的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应该去找西方为什么不采用惩戒方式教育,而是采用鼓励方式教育。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各自教育的方式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好与坏分别是什么?只有当我们找到了这些根源,才好下结论。
洋为中用,留精华去糟粕。西方好的方面是哪些方面?不良的方面是什么?我们不足的地方在哪里?优点是什么?我们是否愿意修改现状教育方式和方法,这都是需要我们的勇气和智慧。
一笔一画一汉字,一字一意一故事。我们的文化就蕴含每一个汉字,每一个成语,每一个典故里面。这是我们民族精神所在。如果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给我们孩子教好。我想我国的文化会在世界的文化海洋里更加大放光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