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孝道到底是糟粕还是优秀传统?
孝道,父母,糟粕孝道到底是糟粕还是优秀传统?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敬父母,夫妻和睦 兄友弟恭,尊老爱幼,这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美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百善孝为先,“卧冰求鲤”、“子路借米”等等关于孝道的传统故事,流传两千多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中华民族之所以延绵几千年,与我们的孝道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在历史上养儿防老,虽然是封建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无赖之主,其实也有儿大养老孝顺老人的含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人都有老的时候,人老了就变成“弱势群体”了,需要家人、社会的关心照顾,给老人让座、搀扶老人过马路以及排队时老人优先等等都是孝道的体现。
当孝道是优良传统的时候,我们年轻时会自觉照顾和孝顺老人,那么我们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得到社会和家人的照顾和孝顺。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对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制度会不断完善,但是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文明程度,孝道只会发扬光大,绝不会消失。
孝道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朋友们好,我是丹霞老头,在父亲节来临之际,提出和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显得非常有意义。
说孝道是糟粕的人,完全可以肯定是一个三观不正的人。从任何角度来分析,都不会得出孝道是糟粕这样一个结论。
中国自古就有孝亲敬老的传统,也有许多感天动地的尽孝故事。俗话也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到老敬老尽孝道,这是为人子女必须要做到并且要做好的事情,这是流传千古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
百善孝为先,孝道,中华传统美德,尽孝须及时,不一定非得大富大贵,而是点点滴滴的细节和陪伴。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子女存在种种的借口,如没时间,收入少,工作压力大等等,结果不尽孝道,这都是为世人所唾弃的。
凡是尽孝敬老,遵循孝道的子女,都是受世人尊敬的。
孝顺这个词,拆开来讲就是只有我们尽孝,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事业,我们的生活才会顺利。汉语包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古人创造这个词汇,都是对人生大道理的一种阐述。
在父亲节来临的时候,我希望全天下的儿女都能够孝敬父母,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幸福甜蜜,让他们能够白头到老,安享健康幸福每一天。
时光匆匆,我们长大,父母老去,珍惜当下,及时尽孝!
祝全天下的父母节日快乐,身体健康,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有一个孝顺的好儿女。
我说的有道理,请你点赞评论转发,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正能量。
关注@丹霞老头天天乐 ,共享健康快乐正能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道到底是糟粕还是优良传统?对于这一问题,我拜读众网友的回答,结果众说纷纭,各有说辞。我认为任何问题均要从多角度全方位认真考究再作定论。下面我想说说个人浅见。
什么是孝?孝的内涵为旧指对父母无条件地顺从,现指尊敬,奉养父母。可见孝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赋予了进步的意义。所谓道,指道理,正当的事理。孝道合起来就是指尊敬奉养长辈正当的事理。
任何事物都具体两方和多面性。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化渊源流长。优良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瑰宝,值得传承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既要弘扬传统,又要与时俱进。
孝道文化还是需要传承的。暂不说人是感情动物,就连一些有灵性的动物都通人性,羔羊尚知道跪乳,鸟鸦还有反哺之情。喂养狗马都会感恩主人,为主人尽忠。何况是人呢?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拉扯成人,实在不易,世界上的父母(个别例外)不求儿女有多大回报,作多大贡献,只要他们心中还有父母的位置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就知足了。
百善孝为先。每逢佳节倍思亲,如果逢年过节。不能和家人团聚,给父母打个电话,发给微信,给父母心灵一点慰藉,成了压迫式孝道,就越发证明现代个别青年人孝道的意识缺,要加强孝道教育重要性。
既然孝道是指尊敢奉养父母的正当事理。我认为不能把孝道定论为糟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道,这绝对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人更重视家庭观念,尊老爱幼!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恩父母,学会感恩,国外也有感恩节。
懂得感恩是个人成长的第一步。
上一篇:中国孩子们的作业为什么会那么多,而国外孩子们的作业那么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