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喜欢“以暴制暴”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
孩子,父母,自己的为什么大多数中国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喜欢“以暴制暴”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绝大多数父母的最大心愿就是让孩子快乐和幸福,但是我们却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经常性的伤害孩子的!“先上船再买票”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暴露无遗——父母们远远没有准备好承担起为人父母的重大责任。
对此问题,我的看法是:
暴力不能解决问题,教育者要进行自我教育。
01
“以暴制暴”为什么会从旧社会延续到现在的AI社会?
我分析有9个原因:
原因一:社会关系已经由独裁转到了民主,人们已不习惯任人摆布,都赞同拥有自己的权利,孩子是最先感受并且最先做出行动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的原因。
原因二:很多强调自由主义的父亲,回到家却对家里的妻子和孩子发号施令,是名副其实的独裁者,他们的观念依然没有变化。
原因三:因为现在的父母认为孩子都是无知的、是张白纸、是不可靠的、是地位低下的,所以必须靠收买和威胁来驯服,所以现在很多父母养育孩子的方法还是以几百年前的奖励和惩罚的方法为基础。这些方法以前或许能行,我们这些70后基本上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是,现在的社会情况下,已经不能再这样了,孩子首先就不干了,然后是相关的法律也在跟进。
原因四:现在的父母并没有从自己的父母那里,也就是自己的原生家庭那里获得过“自由精神”的教育方式,并以此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所以很容易就把自主与无序、自我表现与放纵、自由与批准混为一谈。因为父母们忽视了社会的基本要求,所以“以暴制暴”的教育方法常常是失败的。
原因五:父母们不是没想过民主与自由的教育方式,但是在尝试这样的方式失败之后,我们就觉得还得用老方法——责骂、严厉、逼迫,这样见效快,但是却忽视了长远的效果,或者是明知故犯,对孩子的今后发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原因六:父母也是受害者。很多父母们不清楚自己在成年后遇到的各种生活经历中的冲突和矛盾,都是来自于他们在童年所经历的伤害和糟糕的教育方式。
原因七:很多坚持“以暴制暴”的父母们并不知道现在脑科学研究的结果。首先“儿童白板论”早已经被推翻。其次,儿童具有和成人一样的情感和感受系统,简单说就是孩子完全明白父母的一言一行,只是他们受语言发育系统和逻辑思维系统成长的影响表达不出来。当父母知道,自己经常打骂的是一个“成年人”时,那你们还下得去手吗?实际上,孩子是青春期的父母已经体会到了。令人悲哀的原因是,打不动了,而不是意识到孩子本身就不能打。
原因八:现在的社会压力巨大,父母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挣扎和内心世界的不安稳、飘忽不定都导致我们形成了错误的观念和态度,同时也在影响着对孩子的教育,而且逐渐丧失了对孩子爱的能力。举起棍棒、拳头的那一刻就是最本质人性的流露,无关棒下拳下是何人。
原因九:今天的儿童教育已经是一项崇高的使命,更是一门艺术。如果父母们对孩子继续沿用过去的教育方法,那么就不能指望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获得成功。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
大多数当代父母都在骄纵和压制之间摇摆不定,因而对子女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我们不能因为父母能力不足而责怪他们。没有人教过他们应该怎么做;他们本身就是这些困惑和冲突的受害者。
02
我有3点建议,希望能引起父母们的思考:
建议一:父母要先爱自己。内心有了充沛的爱和安全感之后,才可能去关心孩子、爱护孩子。
建议二:父母需要克服自己的情感障碍、情绪失调,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建议三:父母要进行自我教育,父母课堂和心理疗愈都是很好地方法,可以去尝试一下。
03
总结一下
“当父母容易,做父母难”。只有认识到我们以前错误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并且彻底的将其抛弃,才有可能用科学的、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仅仅是现在的亲子关系,还关系到孩子的整个人生。
“你们的孩子必然不会成为天使,但你们始终可以成为更好地父母。”
——我们以此共勉。
【陪娃儿读书的娃儿她爸】独特观点(第63篇)
——END——
“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我相信我们可以带着勇气去幸福的生活。”
我是【陪娃儿读书的娃儿她爸】,以我70后中年男人的家庭教育经验和你一起,我们共同进行一次有深度的思考,找出一个有温度的答案。
谢谢持续关注我,感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家庭都希望能够心平气和地教育孩子,没有家庭希望因为教育孩子,而导致家里时常“鸡飞狗跳”,所以,家长一点也不喜欢以暴制暴!
那么“以暴制暴”为何又被频繁使用呢?
见效很快。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很多家长认为打一顿,孩子会立马改正。从科学的角度讲:给孩子足够的刺激(打骂等),能让孩子快速知道某种行为是不正确的,那么下次就不会再犯同样错误。
树立权威。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听自己的,不管自己说的对与错,孩子都必须认可,特别是在传统家庭观念中,认为父母的权威性不可撼动。
焦虑无措。当家长一时解决不了问题时,会出现焦虑,那么这时家长应对的策略就会减少,情急之下更容易使用以暴制暴的方法去管教孩子。
缺乏科学育儿理念。没有科学的育儿理念,不明白孩子的进步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孩子的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那么当家长频繁使用“以暴制暴”方式解决问题的时候,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多大呢?
家庭和谐被破坏。父母吼叫打骂,孩子一味“忍耐”抑或反抗,只会让家庭不和谐,甚至产生悲剧。
孩子心理阴影大。当家长一味采取“以暴制暴”方式管教孩子,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更加不服从父母的管教,时间久了,会给孩子心理蒙上阴影。
恶性循环愈演愈烈。孩子不听话就打骂,父母深信“以暴制暴”有效果,恶性循环,当有一天孩子彻底爆发,或者走极端,后果不堪设想。
总结:以上分析就很容易明白:家长其实也不喜欢“以暴制暴”,孩子听话,说教其乐融融是所有家庭都希望拥有的场景。
那么接下来@幼儿园小谢哥哥 就来分享一些实用的能够避免“以暴制暴”的小技巧。
家庭和谐放首位。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情绪波动,这个时候要把家庭和谐放在首位,不能去影响其他人的心情。家庭和谐是给孩子的最好教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