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于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你们有什么看法或意见?
的人,自己的,社会对于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你们有什么看法或意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应该培养思想纯粹的人,绝不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人可以无才,但绝不能无德。教育应该培养人的良好品质,构建人类发展的牢固基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
要培养独立人格的人
有创造才情的人
洞明心地的人
利国利民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应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本是一件极其快乐的事。
一、2500年前的教育
“教育”古已有之,并且孔子和孟子都乐在其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自《论语·述而》,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而言,却又做到了哪一样呢?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教育”一词即出自此处,孟子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三大乐事之一。
从以上先贤圣人身上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教育的民族,教育方面也一直很成功,正因如此,过去几千年,中华民族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二、教育的本质始终没有变
教育其实就是传承,不管是过去几千年还是现在。
学校的教育、手艺人的教育、风俗人情的熏陶,这都是教育,是在与他人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感悟。这是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感恩与回报社会方式,于我们自己,这是对生命长度的延伸、对人生意义的升华;于整个民族,是让中华民族薪火代代相传;于整个人类,是在延续地球文明。
三、为什么现在教育会引起焦虑和争议
1.教育焦虑古已有之。
从古至今,教育一直都是社会阶层流动的最佳途径。这里直说狭义的“学校教育”,其他的家庭教育、民间传承类教育暂且不谈。
古时候,孟母三迁、范进中举、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闻鸡起舞。这些成语或者故事背后,无一不透露着教育改变命运的意味。
到现代,从考高中开始,到考大学,到研究生,博士。大学又分为985、211、双一流、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大专。不同的梯次,人生大概率将有所不同。
与其说知识改变命运,不如说优质的教育资源改变命运。因此,好的小学和初中学位房,价格可以贵几百万。面对可以改变命运的教育,没有理由不焦虑。
2.教育变得不快乐是时代发展的结果。
如果教育资源极度缺乏,那就不会有所谓的竞争了,大家都不接受教育,整天乐呵呵的;之所以现在教育不快乐,正是因为教育普及了,所以要拼命竞争,竞争中哪还会有快乐。
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承人类文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建立正确的的世界观,而我认为正确的世界观只有唯一建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为社会进步而奋斗终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代教育其实是素质教育和筛选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让大部分人的认知、行为、思想都在相近的层面上,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规则。
筛选教育就是,在同一个教育体系中,能够适应且拔尖的人会上更好的学校,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收入。拔尖的这部分人很大程度上是能够改变世界的。为什么说是筛选?因为真正厉害的人一定不是学校教育出来的,这些人不需要老师也可以做得很好。
所以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我们能做的很有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应该培养对国家民族有用的人。
1.学习要有信仰。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有信仰的人永远不会被困难吓倒,永远不会放弃。在中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一个中国学子的最高信仰。
2.学习要有勇气。只有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尝试创新,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才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上一篇:现在结婚那么难嘛,男方买房装修婚礼彩礼,女方拎包入住,房产证上还要加名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