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秽史三国志凭什么说诸葛亮不会用兵?
演义,魏国,蜀汉秽史三国志凭什么说诸葛亮不会用兵?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秽史到底是史,演义终归叫小说。被小说迷惑的人去指责史不该那么写,把史家就冤枉活了,因为他写历史的时候还不知道以后会有一个大作颠覆他的心血。三国志成书三国刚刚归晋,三国演义则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云。罗贯中都说了是演义,该问的是三国演义凭什么把诸葛亮写成了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而写的,先后顺序要明确,若称三国志为秽史,我并不十分同意。其次,以三国志的角度来看,诸葛亮确实是个人才,但是论奇谋奇策他确实没多少,火烧战船是黄盖想的,周瑜是个大度的人,是病死而不是被诸葛气死的。但诸葛亮六出祁山,在正面战场多次打败魏国军队也是不争的事实。诸葛亮内为丞相,外为元帅,忠义之至,千古留名,但其多智不假,近妖则是罗贯中先生对他的偏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志是正史,三国演义是小说。不要把小说当成历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我们可以看到对诸葛亮的介绍第一个是政治家,说明诸葛亮的治国理政才能稍微强过在军事、文学等方面造诣。诸葛亮在担任蜀国丞相短短的几十年间可以把一个贫弱的蜀国打造成一个可以三足鼎立的强国,这并不是完全靠治国能力可以做到的,他还需要一定的战略眼光和军事能力。
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史学界一直有争议,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诸葛亮指挥的具体战役,首先像“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因没有史实依据所以我们就不讲了。我们讲一下“南中平定战”建兴三年益州雍闿趁刘备夷陵大败,联合孟获杀死太守正昂,举兵号召南中四郡反叛蜀国。公元225年诸葛亮决定亲率大军3万平定叛乱,虽是以多打少但蜀军水土不服,又无向导,同样面临粮草短缺等问题,最终诸葛亮攻心为上,七擒七纵孟获使蜀国南部得到了几十年的安宁。
我们再来说一下诸葛亮为什么要多次北伐,诸葛亮认为“三分天下,益州疲弊”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最好的防守是进攻,并且他明白他死后蜀国更是一点机会也没有,后来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评价历史人物要客观,如果诸葛亮真的不善于用兵,那为什么他在世时强大很多的魏国不敢轻易进犯蜀国,反而是一直处于被动防守?为什么司马懿曹真这样的杰出军事家如此忌惮诸葛孔明?为什么继承诸葛亮《兵书24篇》的姜维可以给魏国增添了那么多麻烦?这些问题都说明诸葛亮具有很强的军事战略和指挥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几近成妖,比如缩地成寸的法术,可能吗?《三国志》是正史,可信度比较高。
诸葛亮最大的本事不是用兵,而是治国,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万世景仰。但是用兵就差得多。
“草船借箭”实际上是孙权的主意,由周瑜实施的。所谓“借东风”只是季节变化而已,在“赤壁大战”之前七八百年的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把节气运用到了生产生活之中,身为领兵之人,了解气象天文知识,也在情理之中。
“三顾茅庐”之前,刘备三兄弟尚有新野县落足,诸葛亮入伙不久,便不得已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可见孔明先生的用兵如何。赤壁大战派关羽在华容道截杀曹操,出祁山命马谡镇守街亭,都是用人失策,才错过战机。
另外,《三国志》是正史,不是秽史!二十四史里面,《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前四史,文学价值,史学价值都很高,虽有不足和疏漏之处,但如果说它们是“秽史”,那绝对是别有用心。现在就有一些人专门诋毁我们民族的文化,其心可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不知道你说的这个秽史是什么意思?
第二,三国演义是以三国志为范本写的,三国志更接近当时的历史,而三国演义可以当有历史根据的小说。
上一篇:看到布鲁可积木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他家积木质量是不是很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