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厌学怎么办?
孩子,厌学,家长孩子厌学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孩子厌学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要看,孩子是多大的孩子,上学上到了哪个阶段的时候,出现了厌学的情绪了。
如果是小学阶段,那么厌学的原因,很可能因为学习成绩不好,遭到了同学们的嫌弃。小学阶段,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模仿,当孩子自己的学习成绩好,被其他同学模仿了,成为模范了,也就会有更大的学习动力,反之,一开始的成绩就不好的话,从老师,到同学,都会对孩子表现出一定的排斥,也就会让孩子自己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
如果是中学阶段厌学,极大的可能是因为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导致的,这个时候,家长老师,催得越紧,就越会导致厌学情绪的加重,这个时候更好的办法是善加诱导,利用孩子自己的兴趣来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兴趣成为激发学习的动力。
如果是大学阶段出现了厌学情绪,那就是上学十几年,上烦了,对课堂环境厌烦了。这个阶段,最好的办法是打工,让孩子参与打工,让孩子自己体会到,其实打工比上学更辛苦,上学是一件幸福的事。
总之,不同的阶段,面对不同的厌学原因,家长老师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对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考虑如下两个小方面:① 学习成就感。如果一个孩子,无法在学习中取得成就感,就自然会新生厌倦。
措施:针对这个孩子感兴趣的科目、领域,先鼓励他做好他擅长的事情和学科,慢慢调动积极性,首先找到成就感。
② 应对挫败感。大部分孩子厌学,也会经历无法忍受挫败的经历。这个与父母息息相关。如果父母难以容忍孩子的挫败,自然也容易把这些情绪、期待,投放在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孩子也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同时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措施:父母先调整自己,提高自己对孩子挫败的接纳度,抓大放下。因为孩子不可能让父母在每一个方面都满意,所以父母先要知道,哪些小的事情,父母能接受孩子失败,不生气。哪些大的、重要的事情,需要严肃谈话。这样孩子接纳自我挫败的能力,也会增加,进而克服一部分厌倦的情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让他天天干他觉得比学习还讨厌的事就好了!没得对比没得伤害!看你狠不狠得下心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段时间经常有家长和我们抱怨孩子不爱学习,学习起来没有精神,不主动学习,自然而然学习成绩也不好了。如果一个学生连续在学习上失败,对学习不感兴趣,就容易产生厌烦感。 当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时,往往出现分心,从而使学习效率下降,有的甚至导致逃学等行为。
厌学主要特征是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看作一件痛苦的事情,极力想脱身,非常想摆脱,基本丧失正常学习活动的社会功能,经常想逃学或旷课,以此为终极目标。
其实造成孩子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外因看,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误,比如:家长期望过高、不当的教育方法、教师态度生硬、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环境不适等。
从内因看,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消极的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很多孩子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缺乏,对学习没有兴趣,自制力较差、懒惰、放纵、随心而欲,时刻想逃避学校生活。
另外,有的孩子存在学习能力障碍、学习方法不当以及多动症、考试综合症、学校恐怖症等。而多数学习困难的孩子还有其他心理问题,比如自卑、焦虑、忧郁、不合群、攻击或退缩行为等。这些情况也会使孩子不适应学校生活,从而生出厌学情绪。
当孩子出现厌学的情况时,家长可以尝试以下的做法:
切忌心浮气躁,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家长看到孩子不写作业,不愿意上学的时候一般都会很着急,这时候更加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切记不能对孩子恶言相向也不可以体罚或者动手打孩子,这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的方法,不仅会伤害亲子感情还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与孩子进行平等式的沟通
家长可以与学校的老师取得联系,询问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的表现,再结合家中的情况,与孩子进行沟通,初步判断一下他的情绪压力,主要来自于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再次给孩子施加压力,强迫他“马上想办法解决问题”或是“恢复正常”。
沟通的方法也很重要,不能用责备,或者审问的态度去交流,可以采取朋友关心的态度去和他接触交流,这样可以降低孩子的心理防线,更好的做一个疏导工作。
对孩子全面评价,发现并培养他们的兴趣。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挖掘教材的兴趣点 这是激发兴趣的源泉。帮助孩子对事物产生学习兴趣 可以用情感激励法、自我发现法、讨论辨析法、实践操作法等都能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每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说,要求学习本来就是一种需要,但学习枯燥无味,必然压抑孩子的求知欲望,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多做纵向对比,少做横向对比,即不和其他同学对比,以免伤孩子的积极性。如果孩子不想学习,可以给孩子放一个假期,让其尽量放松,想干什么干什么,直到孩子对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产生厌倦;同时辅以恰到好处的引导,从而使其再回归学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