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麦苗很好后期早衰怎么办?
小麦,植株,麦田麦苗很好后期早衰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麦苗很好后期早衰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迅速追施速效氮肥。为了促使麦苗尽快转化,要立即追施氮素肥料,每亩可施尿素15~20斤或碳酸氢铵40~60斤,或追清水粪1000~1500斤。
其次,药肥兼用缓解药害。一可选用植物生长促进剂植海植素冲施,可使麦苗逐渐地恢复正常的生长。改善田间生存环境。为了给小麦营造一个较好的生长发育环境,一要清理好麦田厢沟、围沟、腰沟及四周排水大沟,降低地下水位,做到能排能灌能滤,二要中耕除草,破除土壤板结,促使根系下札,三要在小麦拔节之前进行镇压,使小麦根系与土壤紧贴,确保肥水能及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以播种期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我国以冬小麦为主。
我国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大概在9月的中下旬到10月上旬播种,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抗寒的能力极强,其幼苗能够过冬,在春天来临时,幼苗分孽很快,扎蹲长大,冬小麦磨出的粉很好吃。
春小麦播种时间是在春节后,春小麦的抗旱能力极强,株矮穗大,生长期短,适于春天播种,但不如冬小麦粉好吃。
小麦苗生长与水分、肥料、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小麦播种后,空气干燥,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小麦种子非常难吸收水分发芽出苗。所以播种前,要检查土壤墒情情况,若是土壤较干,可提前一周灌跑马水一次,再耕地播种。小麦播种时的底肥一定要下足,以农家肥为主,或复混肥也行。在大雪前,有充足的水、肥和适宜的气温,培育健壮的麦苗,能更好地安全越冬。气温对小麦苗的影响很大。气温低于5℃以下,麦苗就会停止生长。温度过低,对小麦安全有影响,温度太低,小麦苗会冻死冻伤。
春后冬小麦进入返青阶段,接着是分蘖期至拔节期,这两个生育期对于高产冬小麦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冬小麦从返青至挑旗的这段时间为春季生长阶段,一般历时50-60天,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春季追施拔节孕穗肥,是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健壮生长的关键,也是保证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冬小麦开春施肥技巧
小麦返青后生长转旺,吸收养分也逐渐增多,而此时地温尚低,作为底肥施下的农家肥分解又缓慢,远不能满足小麦的生长需要,因此追肥是当务之急,一般选速效肥。高产田控氮、稳磷、增钾、补微,中产田稳氮、增磷,针对性补施钾肥。
从小麦的生理学角度来讲,返青到起身这个阶段,植株继续在分蘖、出叶和发根,并且开始幼穗分化,是巩固冬前壮苗、争取弱苗转壮、抑制旺苗生长的最有利时期。所以,根据不同类型的麦田,采用不同的施肥措施,是非常必要的。看苗施肥可用三个字来概括:保、促、控。
保
对于越冬前有“六叶一心”、单株分蘖2-4个、亩总茎已达60~80万左右、植株健壮、叶色正常、不发黄的一类麦田,应以巩固冬季分蘖为主,适当地控制春季分蘖,以减少无效分蘖。返青后田间措施以“保”为主,不要马上施肥浇水,以防生长过旺,消耗过多的营养,不利于后期高产。这类麦田,应采取划锄、除草、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到小麦拔节期前后,再施肥浇水,这也就是所谓的氮素后移施肥法。每亩施尿素7-10公斤、硫酸钾5公斤为宜,以保证年前有效分蘖、安全生长,有利于提高小麦成穗率,为后期小麦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促
年前种植过晚、肥力条件差、底肥不足,越冬时麦苗矮小、分蘖很少,返青时植株弱、叶发黄,亩总茎数低于40万的三类麦田,或秸秆还田没有浇越冬水,土壤疏松透气、水分蒸发强烈、土壤干旱,麦苗出现吊根现象的麦田,要及时浇返青水,施返青肥。
需要强调的是,这类麦苗选择对路的肥料非常重要!首先,不施或少施有机肥料。俗话说:圈肥养地,化肥催苗。由于初春温度低,农家肥分解缓慢,不能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要。其次,应施速效化学肥料,因为化肥肥效快,能及时供应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每亩可以施尿素10-15公斤,浇好返青水。在此基础上,可喷施一遍叶面肥,促发新根、抗寒、抗旱、抗病,有利于小麦弱苗转壮苗。最后,施肥时还应关注到一些高产田块中的弱苗,要施点偏心肥,使整个地块的长势达到一致,有利于小麦增产。
控
对于年前播种过早、播种量过大、越冬总茎数达100万以上的麦田,由于过早封垄、分蘖太多、叶披散、叶片过大过薄,返青后要以“控”为主,多划锄,尽量不浇水,蹲一下苗;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不能再施氮肥,促壮秆防倒伏。一般亩施过磷酸钙15公斤,钾肥10公斤左右。
1.三类麦田加强返青期肥水管理。三类麦田亩总茎数小于45万,多属于晚播弱苗,春季肥水管理应以促为主。春季追肥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于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于3℃时开始,一般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20公斤和适量的2-3公斤的硫酸钾,同时浇水,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以增加亩穗数。第二次,拔节孕穗期追施尿素10~15公斤,提高穗粒数。
2.二类麦田加强起身期肥水管理。二类麦田亩总茎数45万~60万,春季肥水管理的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适当促进春季分蘖,提高分蘖的成穗率。一般可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公斤:地力水平一般,亩茎数45万~5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初期追肥浇水;地力水平较高,亩茎数50万~6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中期追肥浇水。
3.一类麦田加强拔节期肥水管理。一类麦田亩总茎数60万~80万,属于壮苗麦田,管理上应控促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一是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化控药剂,缩短基部第一节,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二是地力水平一般,亩茎数60万~65万的一类麦田,应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2~15公斤。三是地力水平较高,适期播种、亩茎数65万~80万的一类麦田,应在拔节中期追肥浇水,亩追施尿素12~15公斤,控制无效分蘖,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提高生育后期旗叶的光合高值持续期和根系活力,延缓衰老,提高粒重,获得更高产量。
4.旺苗麦田的管理。此类麦田年前亩茎数达80万以上,植株较高,叶片较长,主茎和低位分蘖的穗分化进程提前,早春易发生冻害。拔节期以后,容易造成田间郁蔽、光照不良,易倒伏。春季肥水管理应控促结合:一是起身期喷施调节剂,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二是无脱肥现象的旺苗麦田,应早春镇压蹲苗,避免分蘖过多。在拔节期施肥浇水,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三是对于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如果群体不大,早春每亩总茎数在80万以下,在起身初期追肥浇水;如群体偏大,可在起身中期追肥浇水。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左右,防止旺苗转弱苗。
上一篇:奢侈品柜姐都嫁给了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