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孔子在唐朝,能做到宰相吗?
孔子,唐朝,宰相如果孔子在唐朝,能做到宰相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感觉孔子可以高教育,但是真做官不一定能做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孔子在唐朝,能做到宰相吗?
儒家思想之所以会被后世历代的统治者所推崇,实际上是从儒学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为汉武帝所采纳所开始的。
但要清楚一点,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儒家思想早已不是孔子时期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神化封建王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而孔子的哲学思想积极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主张“为政以德”,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一套思想在春秋时期便不为国君所重视,到了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朝,就更不会被统治者所重视。
而且宰相是朝廷中的最高行政官员,不仅要有治理国家的能力,更要有处理官员关系的能力,说白了就是做人要懂得八面玲珑,要懂得变通,更要懂得如何用人而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如果孔子在唐朝,他做不到宰相,甚至能不能考中科举还是个未知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该不能
孔子治国主张的最大的特点是实施仁政,他曾说过“苛政猛于虎”,孔子提倡治国以礼,主张用礼教制度来管理国家,理想状态是人人知礼守礼,人人都安分守纪,国家才能安定发展。这与法家治国思想截然相反,对各官员甚至君王的利益造成威胁,后世的统治者普遍儒法并用,平衡利害,“外儒内法”就是这个体现.
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对儒家思想肯定坚信不疑,不会做出任何改变的。肯定无法胜任唐朝宰相之位。
虽然儒家的仁义礼智固然能够教人做人做事,但终究还是帝王用来统治人民思想的枷锁。朝廷为孔子奉上了一个大大的尊号,文宣王,还是可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孔子不论在哪个朝代都做不了宰相,也当不好宰相。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只是一名学者,而不是政治家,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建树。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他的治国理念非常适合统治者禁锢人民的思想,而不利于国力的提高。
“孔子不饮盗泉之水”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孔子这个人比较迂腐,重视名声,比较爱惜自己的羽毛,这样的人根本不适合做官。
相反跟同一时代的法家思想到时非常适合治国,秦国当时就是采用法家的治国理念,走上了强盛之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做不了。无治国之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做不到,因为不喜欢他。
上一篇:纠结到底去德祐还是21世纪做房产中介,或是听朋友的建议去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