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一群人崇拜李鸿章?
北洋,都是,中堂如何看待一群人崇拜李鸿章?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村民们被父母和哥哥压迫的太狠,当然不干了,就起来闹事。李鸿章又开始对内主持家务,管理(镇压)闹事的平民百姓。为了让清廷安心,能够快乐地继续作死,于是他又充当了镇压者的身份,狠狠地教训了这些起义者,把他们揍得一声也不敢吭。
在村里人看来,李鸿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一个人独立撑着这个家,没有他,这个家早败了。然而,他一个人的力量和能力,根本补救不了这个破烂家庭的千疮百孔。
根本上讲,他的才能谋略、生意头脑、管理能力不足以让这个破家重新富裕幸福起来。他读了不少书,却不懂得政治,不懂得管理的本原,看不清大形势。
因此,他也只能耗尽心血来撑起这个败了的家。以致于人们都忘了当家人的名字,说起来只知道这家户主是李鸿章。况且一家人的心都散了,一个儿子再怎么拼命,还能怎么样?
没有了父慈子孝,没有了兄友弟恭,甚至夫妻、父母、父子、兄弟之间都没有了基本的爱和亲情,一家人天天想着怎么内斗、怎么外斗,不败还能怎样?
当家人逐渐老去,村民们也被打跑了,家里的日子却一天不如一天。
李鸿章操劳了一辈子,既没有让这个家变强,也没有让这个家富起来。他始终也没有改变家庭命运,日子却越过越难,最后家庭支离破碎,他自己也累病到吐血而亡。
累到吐血的李鸿章,临死时说了一句:“我这一辈子就是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能修葺却不能改造”。
一个有才的读书人,当了一辈子裱糊匠,糊好这里,破了那里,最后纸都用完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的真相总会让时间冲刷逐渐变得清晰明朗,现代人随着不断学习,很多人在看人看事的三观上也越来越符合历史的潮流。李鸿章除了签署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等黑污点以外,在政治上、外交上和军事上都很有作为,被后人崇拜也可以理解。而他代表清政府去签订的条约,又不应该只有他为此负主要责任。就好像清政府是一个公司,他只是法定代表人,很多文件都需要这个法定代表人去签署,那么谁又是实际控制人呢?这个公司出了事,谁又该真正的为它负责。这点不言而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不是崇拜,而是褪去意识形态宣传的迷雾后,我们越来越理解他。评价一个人,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由是观之,李鸿章已经做的足够好:
一、有战略眼光
1、李鸿章第一个将清末面临的危机称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清朝对传统社会可能产生的危机均有所准备,也确保历代清帝的个人素质在中等以上,但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却束手无策。因为这是工业时代对农业时代的挑战,是人类在丛林法则主导下的第一波全球化。李鸿章敏锐洞察到这种变局。
2、在意识到上述变局后,李鸿章清晰了解西方科技的竞争威力,“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因而大办洋务。
3、甲午战前,朝臣多轻视日本,但李鸿章已知北洋水师多年未购新船,航速与射速均不及日本,一旦交战,前景堪忧。要求速购新船,然未获回应。
二、有才干
1、李鸿章早年以进士出身之文官,于1853年回乡兴办团练对抗太平天国,多次与太平军作战,最终建成“淮军”,并大量装备新式武器,更大力创办规模庞大的近代化海军——北洋水师。两者成为清末中国军队主力。
2、李鸿章支撑了清末洋务运动的半壁江山。李鸿章创办了诸多著名的洋务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机器织布局等;为培养洋务人才,李鸿章创办大量新式学堂:外国语学校、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校、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天津军医学堂、天津电报学校等,不仅如此,李鸿章还派遣留学生赴海外学习先进科技。
可以说,李鸿章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三、有爱国情怀
1、马关条约签订前,李鸿章在日本遇刺,李鸿章带伤继续谈判,力争削减赔款,条约签订后,终身不履日土。
2、庚子国难前,朝廷向所有外国宣战,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不顾政治前途,第一个喊出“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此后又参与策划“东南互保”,保持东南稳定。国变发生后,朝廷权威扫地,国家大乱,为收拾乱局,李鸿章忍辱负重,主持和议,力图为国家保留元气。和约甫订,李鸿章吐血而亡。
因此,李鸿章一生虽有许多瑕疵,但当时不失为国家柱石,是值得敬佩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鸿章是清朝的大管家。清朝的家底都是由他拱手送人的,宁给外族,不给家奴。既帮了慈禧,也毁了清朝。苟延残喘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翻案李鸿章?非蠢即恶
舆论阵地这一块,你不去占领,敌人就去占领
上一篇:猫和老鼠手游里,如果敌方老鼠选择打游击战的话,该怎么破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