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中国人的父母教育子女吃饭不许剩一粒米?
粮食,粒粒皆辛苦,谁知盘中餐为什么中国人的父母教育子女吃饭不许剩一粒米?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中国人的父母教育子女吃饭不许剩一粒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中国人的父母知道,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应该组织一些发达地区学校学生在农忙时节到农村去看看,体验一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与中日立勤俭节约,勤俭持家的传统观念有关。有句流传至今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正反映了这一观念,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有这个良好的习惯,当今的年轻人就不如他们的父母祖父母时代的人,所以要向他们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三观。做一个对社会国家,家庭有用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管是哪一代中国人,我们的父母在我们刚刚懂事时,都会教导我们,要节约粮食,吃饭时,碗里不要剩一粒米!
很多中国家长,在孩子的启蒙教育时,都会教那首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中国是农耕社会,几千年的文明中除了地少人多的原因外,农耕生活也总是受制于很多自然灾难,如干旱、虫灾、水灾等等,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和人们的生活。所以,在丰收的年份里,人们学会节约和储存食物,以备不时之需!
多数的岁月里,人们吃不饱肚子,甚至灾害的年代里人们吃一切可吃的,一切可以填饱肚子的,如野草、树叶、树皮、树根、各种昆虫、甚至吃寺院里的观音土等等等等。
总之,过去的人们对于饥饿有太多痛苦回忆。我的妈妈就给我讲过,她们这一代人,在中国五十年代的农村,从地里打野草回来吃的经历。
对于粮食(或所有食物)的珍惜和占有欲也刻在了一代代中国人的记忆中。所以,国人居安思危,一直代代相传珍惜食物的古训,从我们的下一代懂事起,就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要爱惜粮食,遵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勤劳和智慧总结下来的良好传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是中国是农业大国,几千年文化传承,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最能表达清楚的应该就是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然后代代相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都读过这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的祖祖辈辈不只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为什么中国人的父母教育子女不许剩一粒米?
1.因为我们的父母辈过去吃了太多苦,很多90后的父母辈小时候吃过红薯叶子,棒子面。那个年代粮食并不高产,很多人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我们的父母总教育我们不要浪费粮食!
2.经受过“汗滴禾下土”,年轻人没有几个种过地的,所以只有老一辈的人感受过那种“土里刨食”的辛苦和不易!
3.节俭,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哪像现在的年轻人,衣服多如山。粮食也是如此,老人们看不得浪费之风!
有句话叫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过去,人们生活条件有了好转之后过于浪费粮食,所以我们国家提出了“光盘行动”!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最少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随意倒掉的剩菜剩饭,很可能是2亿人的口粮。
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到珍惜每一粒粮食!
1.餐厅打包,不丢人:每次出去吃饭,吃不完的菜都会打包带回家。既不浪费,又可以饱餐一顿,何乐而不为呢?
2.点餐时,要奉行节约原则:朋友聚会、同事聚餐,都要按实际需要去点餐,不要过去铺张浪费!
总结:我们每年就浪费掉2亿人的口粮,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饭节俭,不浪费一粒米,那么我们的生活水平是不是会更进一步?所以,我们的父母辈或者再老一辈的人们总是教育我们,不要浪费粮食,每一粒米都值得我们珍惜!
厉行节约,浪费可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不仅仅是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传统,也是全世界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西方社会的饭前祈祷也是感恩主赐食物于人的仪式,所以让孩子爱惜粮食,感恩食物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
上一篇:现在6月份能嫁接桃树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