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今年四月的东北大雪,是否会导致粮食减产?
大雪,农业生产,华北今年四月的东北大雪,是否会导致粮食减产?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今年四月的东北大雪,是否会导致粮食减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肯定是会影响的,现在的地里水分非常大,播种车进不去,根本无法播种,已错过最佳播种时间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影响不大,四月大雪给东北耕种季节,提前浇了一次水,给肥沃土地吃饱唱足,秋季来个好收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东北大雪比较厉害,对于粮食肯定是会减产的。而且今年冻得比以前时间都要晚一些,农作物都已经长出来了,大雪盖那么久,大概率是活不了的。
粮食近期应该是没有影响的,早期的已经可以上市了,中期的可以等等看,如果全部大幅减产肯定会有相应报道的,国家也会有政策出台的,到时候再存粮也不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今年四月份东北部分地区降雪、华北降温加大风,南方地区降温等持续一周左右的极端气象,其实主要是受罕见的高空冷涡和地面蒙古气旋共同影响,虽然其寒冷程度不及冬天的强冷空气,但因影响范围大在、伴随雨雪、大风和降温等天气,并持续了很长时间,因而对于草长莺飞的华北、山东等关内地区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而关外的东北因春耕农忙时间还早一些,因而目前看来影响并不大,可能还有一些利好,下面结合所了解情况简单聊一下,以供参考:
一、对于东北地区等关外农业生产而言。从这波东北降雪来看,主要降雪范围集中在黑龙江省的北部和西部地区,局部出现了大暴雪,但随着夏季临近,使得气温回暖的多,降温越来越少,总体来看,后期天气会越来越热!因而这次东北大雪影响范围比较有限,可能会造成春耕时间延后一周左右,但因东北多地开展春季首次区域性人工增雨作业,使得吉林省普降小到中雪,平均降水量虽然仅为6毫米,但对于提高农田墒情还是非常有利的,对于后期开展春耕农忙可以降低农业生产。
二、对于华北等关内农业生产而言。从相关了解来看,这波冷空气在高空冷涡带动下大举南下,导致我国东部和南方大范围降温和大风天气,其中华北和山东的部分地区还受到持续性霜冻影响,对于冬小麦和露天果蔬造成不利影响,其中像露天的梨树、西葫芦等果蔬影响较大,有些地区的农户因预防措施很少而面临绝产绝收!不过,好在近期黄淮气旋也在北上,因属于温带气旋会带来明显降雨和升温过程,因而未来华北和山东等北方地区会以升温为主,降温出现越来越少,多地平均气温可以维持在20℃左右吧,对于后期农业生产恢复是有利的,需要农户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时浇灌、预防病虫害、干热风、倒伏等情况即可,基本可以保障冬小麦最后的丰产丰收。
三、极端天气影响很常见,没必要过度担心而囤粮。事实上,这波冷空气影响程度非常有限,只是造成局部农业生产比较严重,尤其是露天果蔬等农作物影响较大,但对于冬小麦等粮食作物影响并不大,很难造成后期粮食产量明显下滑。例如山东4月21~23日连续三天出现凌晨霜冻影响,但我们这边农户不以为然,主要是因现在粮食作物生产保障措施越来越多,例如浇水施肥、打药防治等,使得冬小麦霜冻后可以很快又恢复正常生长,有些可能会造成生长周期延长几天,但现如今夏收农忙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户根本不在乎晚收几天,对于下季农作物正常进行也影响不大!所以说,我感觉没必要囤粮,以免给广大农户发出错误的形势误判而导致长期惜售卖跌!
总得来说,农业生产并不能单纯指望年年顺顺利利进行,毕竟现在极端天气影响较多,靠天吃饭是不可行的,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时加强预防,尤其是当地农业生产给出的预警很重要,另外,我国耕地面积有限且处于下滑态势,使得每年粮食产量并不能保障国家口粮安全,因而近些年我国已经完善了各级粮食储备保障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对粮食歉收的年份,通过临储库存量和国家收购保护政策来调控粮食价格的长期稳定,所以说,在这种宏观调控措施下,国内粮食价格很难出现大幅上涨或下跌,因而鼓励农户积极囤粮是不可取的,可能会让他们错失种植效益最大化的时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四月大雪基本上对粮食增收没什么影响,因为东北播种一般在五一左右,早的地方也要四月二十七号左右,就是对有些涝地有点影响,但是不大,放心吧今年东北粮食肯定大丰收[呲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