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算养老金时有个系数是怎么回事,代表什么,系数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指数,养老金,系数算养老金时有个系数是怎么回事,代表什么,系数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算养老金时有个系数是怎么回事,代表什么,系数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养老金的系数也就是缴费指数,这个可能各地区的算法不同,黑龙江省是按退休前四年的缴费系数相加除以四,就是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各地的养老金制度管理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就缴费指数一项就有很多人在里面大作文章,同样缴费同时退休,缴费指数一个是0.68一个是1.33。如果大家有疑议可以调档看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核算基本养老金时不是只有一个系数,而是要有三个不同的系数,并由这三个各具特色的系数叠加共振,发挥着举足轻重,无以伦比的作用。下面分别进行扼要介绍如下。
一.实际缴费年限的平均缴费指数。参保人员的实际缴费年限,是参保人员真金白银缴纳社保的所形成的缴费年限无疑。而平均缴费指数,则是参保人员历年缴费指数之和的算朮平均值。计算平均缴费指数,是为了真实反映并体现参保人员的社保缴费水平,而个人实际缴费水平,则与个人基本养老金的各大组成部分的核算,以及那三项基本养老金构成,所实际的享受水平密切关联,即最终体现并反映在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和退休中人过渡性养老金的多缴多得与长缴多得上。
二.退休中人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系数。退休中人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系数,作为中人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的关健核算指标,它的年度计算系数1.4%的来龙去脉与设计要旨,必与改革的目标替代率水平一脉相承,相伴相生。有人把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系数,等同于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认为这个系数值一年顶两年,好象退休中人占了很大便宜。但是,只要看看企退中人养老金所得水平,相对越来越低;目诸机关事业退休中人,将视同年限缴费指数一分为三,变成职务指数,级别指数和调节指数。而且,权重占比得以拓展与加大,就明白了原因与底细。
三.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众所周知,视同年限缴费指数过往是处于隐形状态,这个指数值也不显山露水,实际上这个指数值,是按照整数1在执行运作着。但是,随着机关事业养老并轨改革的实施落地,这个同步推出的调整与完善工作,便浮出水面,成为改造和提高原企业计发办法的重要抓手。这个指数己形成体系,由职务指数,级别指数和调节指数三大块所组成。说到底,这个指数值是与作为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职务、职称和从业岗位相挂钩的。职务、职称与级别越高,视同年限的缴费指数值也就自然越高,那直接结果是必然导致退休中人过渡性养老金的实际享受水平会越高越多。
感谢阅读、关注并点赞!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当废除这个“系数”,因为它是依据个人缴费搞出来的,是跑到社会统筹中来“多得”基础养老金(不是“养老金”)。这个系数在0.6~3之间,没有道理,因为,在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时又将自己的个人缴费拿走了,所以,个人缴费并没有“多缴”,也没有少缴,系数0.6~3之间不成立。
这个“系数”原来叫“个人平均实际缴费工资指数”,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因为没有个人缴费就搞了个“视同缴费”,将这个系数又改叫“个人平均缴费指数”。说改就改,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基础养老金中应当废除“个人平均缴费指数”,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和合理。
依法办事,“依法治国”,都可以到当地法院起诉当地人社部门这种不公平待遇。就是国务院的文件也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即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算养老金时有个系数是怎么回事?代表什么,系数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其实你指的这个系数,应该主要是指历年平均缴费指数工资。平均缴费指数工资,实际上就是平均缴费基数,只不过是和退休前上一年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进行对照而算出的缴费指数工资。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第一,平均缴费指数工资的计算方法。
所谓的平均缴费指数工资,实际就是历年缴费基数和上一年度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进行对照,计算的一个缴费指数,再将每年的缴费指数换算成为平均缴费基数,这个平均缴费基数就是平均缴费指数工资。由于在岗职工每年的工资基数变化不是很大,所以他每年的缴费基数变化也不是很大,但是由于每年的职工月平均工资变化很大,所以缴费指数变化相对也就比较大。比如张三缴费15年,平均缴费基数计算下来是每月5000元,那么在他缴费15年中,有的可能是每月缴费基数为3000元,有的年份可能是6000元,但是15年综合起来平均数是5000元,这个5000元就是平均缴费基数,但这个不是平均缴费指数,平均缴费指数是实际缴费基数占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百分比。如果实际工资低于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60%,那就不能按照自己的实际工资来缴费,只能按照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60%来缴费,但如果他的工资超过了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0%,那么就需要按照本人实际工资来缴费,如果的他的工资是每月7000元,而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是5000元,那么他的缴费指数就是140%,而按照140%来缴费的缴费指数工资就是每月7000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