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帮小孩子克服心里恐惧,小孩子2岁多?
孩子,恐惧,害怕如何帮小孩子克服心里恐惧,小孩子2岁多?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帮小孩子克服心里恐惧,小孩子2岁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这个问题很有典型性!恐惧之于孩子,就如压力之于成人,一个道理。恐惧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感受,无需克服,我们需要做的是教娃面对。
首先我们要明确,恐惧心理从孩子出生就有,他们有害怕的权力
大人都会有恐惧的心理,更何况小孩子了。当他们还是胎宝宝时,待在温暖黑暗的子宫里,待了9个月,突然间降临世上,失去了温暖的感觉,冰冷又刺眼,还有一堆“怪兽”围着,能不怕吗?因此小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感受就是恐惧,跟其他喜怒哀乐的感受一样,再正常不过。
小孩子的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会经历很多恐惧:
0-1岁时,会害怕陌生的东西,陌生人,噪声,怕分离等;1-4岁时,会害怕动物,怕黑,怕一个人待着,怕打雷、闪电等;4-6岁时,会害怕幻想出来的东西,如鬼怪、小偷、坏蛋等就像我家宝宝,现在快2岁,怕过的东西有很多,外面汽车的声音、突然的关门声、打雷闪电的声音、没见过的大灰狼、烟雾报警器的声音、小蚂蚁……
宝宝们害怕这么多其实跟他们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关联,对未知不了解的事物抱有恐惧也是人的天性。
那如何教宝宝直面恐惧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
一、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放松尽情地跟宝宝谈论他所恐惧的事物
举一个我家宝宝真切的例子吧。我家宝宝被吓到最惨的一次是她刚一岁半不久,当时正在聚精会神地玩小厨房时,我家的烟雾报警器突然抽风似地鸣叫起来,声音非常尖锐。当时是孩子爸爸在陪着,我在卫生间。就听到宝宝突然地尖叫大哭,然后就是砰砰砰撞东西的声音。我当时心里非常着急,赶紧出来看,这时宝宝已经在爸爸怀里了,头深深埋在爸爸怀里,浑身颤抖,满脸泪水,脸蛋都是红的。我轻轻拍着她的后背问刚才撞东西的声音怎么回事。爸爸说是她当时吓得太狠了一个劲地要往围栏的洞里钻(当时爸爸在围栏里坐着,她的小厨房在围栏外)。可见这小娃被吓得有多惨!
我们当时就先抱着她安抚,等她情绪完全平静下来后,跟她聊天。告诉她刚才响的是我们家的烟雾报警器,快没电了要提醒我们才响的,一点都不吓人。然后当着她的面让爸爸用手摸,然后我又踩着椅子伸手把报警器摸了个两分钟,告诉她妈妈检查一下,你看,摸这么久都没事。她看着我们都摸来摸去的没问题,也放松了警惕。然后我趁机让爸爸给她举高高(她平时很喜欢这个项目),告诉她小宝宝也可以摸到噢,宝宝也试一试。就让爸爸举着她也摸了一下,她发现没问题,就笑眯眯了。
在那之后的一个星期里,我们不断重复把她举高高让她摸烟雾报警器的行为,以至于她每天等到爸爸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要爸爸抱着摸烟雾报警器。可见她已经放下了对这个事物的恐惧。
当小孩子发现某些他们恐惧的东西对他们并无任何威胁时,他们就会开始感到放松,不再害怕,因为他们对这个事物有了一定的认知了。所以,把孩子害怕的东西敞开了讨论,敞开了尝试,比避讳着捂着不说更让孩子觉得放松。
其他宝宝害怕的幻想的东西也是这样的处理方式,跟娃一起好好的讨论一番,检查一番,让她明确那些假想的东西并不存在,也不可能对她造成任何伤害,她也就自然而然放松心态了。
二、父母的表现是孩子最直接的参照,做好孩子的定心丸
如果你家孩子害怕的东西和你害怕的东西有关联,那么你就要从自身找找问题了。因为在孩子的认知水平还没发展起来的时候,他对事物的认知更多来源于父母。
比如,我非常害怕各种软体类动物,各种小虫子、蚯蚓、蛇、蚕等等。现实生活见到我一定会尖叫的那种,在书本上看到图也会感觉头皮发麻很恶心。但是,陪娃玩小动物的贴纸书时,书里就有很多这些动物。天知道我是保持了怎样的忍耐来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跟娃一起拿掉贴纸一起贴的,真是每一次都头皮发麻!但是,今天下午在玩时,娃非要说一个毛毛虫是香蕉,我……我就让她拿着贴纸找爸爸,让爸爸告诉她是什么。结果我那猪队友看到贴纸后的第一反应是:啊……你怎么拿了个毛毛虫,好吓人啊…… 孩子看到爸爸这个反应,可能也开始觉得害怕,就说丢掉,然后就要丢垃圾桶。我赶紧说,没事的,就是个小毛毛虫,会变成蝴蝶的噢,我们来贴上吧。然后这个就这样调整了过去,娃也没有害怕,就继续玩各种毛毛虫的贴纸了……
通过上面例子中我和我那猪队友的反应给娃带来的不同影响可以看出,孩子是非常依赖父母的指引的,也非常容易被父母的情绪所感染。如果我们觉得恐惧,孩子一定也会觉得恐惧,如果我们跟没事儿人一样谈论,娃也会跟我们一样放松。
三、借助绘本的力量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绘本,比如:《我不会害怕》、《床底下的怪物》、《宝宝不怕了》、《摩奇摩奇树》、《我好害怕》、《讨厌黑夜的席奶奶》《佛洛格吓坏了》等等。
绘本中的故事很容易让孩子们产生共鸣和共情,有些通过一些搞笑的情节来化解那些看似让人恐惧的事情。父母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愉快地共读,相信一定能帮助到孩子。
总结:恐惧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也是孩子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想让孩子克服恐惧,需要先接受孩子的恐惧,再帮助孩子一起直面恐惧。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如果有其它想法,欢迎留言互动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孩子两岁多,有害怕的心里是孩子正常的心理反应。所以不用过度担心,家长耐心聪明的引导就好了。
我家孩子也有过这个经历,又怕黑,又怕怪物,又怕大灰狼什么的,没什么是不怕的。我就针对她害怕的东西来购买绘本,爸妈怎么对孩子说不可怕别害怕,也决绝不了孩子心里害怕的影像,所以绘本是最直观的解决害怕的问题办法。
孩子会通过绘本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记在心里,一但有内心波动就能想起绘本中的情节。
比如说孩子怕黑不敢自己睡觉,我就怕不怕黑的绘本,来帮助孩子不怕黑。
上一篇:美国抗疫无力,又面临全国骚乱,是否意味着美国霸主地位不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