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最近有很多学生模仿老师批评学生的行为,对此各位网友怎么看?
老师,学生,孩子最近有很多学生模仿老师批评学生的行为,对此各位网友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可是,任何事物或现象有其利就有其弊。学生模仿老师批评学生也有令人不悦的问题存在。
这个现象存在的弊端是:1、让还没有多高的辨别能力的孩子养成势利的毛病。管理者俨然奉旨办差的钦差,高高在上,被管理的孩子稍有反抗便被管制,一旦管制不当,老师为了维护管理者的权威,也不会当众为被管制的孩子“翻案”。长此以往,孩子们心中的班干部比任课教师都有话语权……这让原本单纯的孩子有了“权力至上”的意识,少了正义至上的勇气!2、让孩个别参与管理的孩子把持不住、忘记了发展自己。小学生太单纯了,还是经不起“利诱”的,他们心目中无所不能的老师都这么看重他!翘翘尾巴还是常有的。时间久了便认为自己也“无所不能”了。
所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任命班干部及课代表时应该谨慎,一定要选真正自律又优秀的学生,更要认真用心去培养,要让孩子在当好你的小助手的同时,有更多的发展自己的机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学生开始模仿你时,你就应该要注意了,因为作为学生尊敬的老师,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批评要看时宜,正面教育,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去影响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适度就可。
01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比如黑龙江鹤岗的钟美美同学,模仿英语老师课堂接电话、批评学生的行为……一方面老师们可以“做镜子”,以正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在情绪激动的时候,用词是否过于激烈,甚至越线;神态和动作,是否夸张出格。
看到这样的视频,我就是这样反思自己。
另一方面,看着镜头前,孩子描眉、装扮,一撇嘴,一个兰花指,活灵活现地模拟老师时,哈哈一笑的同时隐隐担心:动辄几十万的阅览量,助长的是孩子的虚荣心;是非还未分明,把他推到网红的位置,对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否积极的影响?
孩子的模仿能力强,也许有着某种天赋,但若大人们这样怂恿他,甚至推波助澜,是在有意无意地引导他,使他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老师本人,而非知识点。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挖掘老师搞笑、甚至丑陋的一面,引发他对知识,对老师的敬畏之心,逐渐消失。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02
浅薄的、粗鄙的小视频文化,不仅吞噬了无数孩子,读书的黄金时间;更是三观的一个颠覆,于成长不利。这一点,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家长和学校的关注。
早在两年前,北京多所小学曾做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八成的小学生希望长大后成为一名网红。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甚至为孩子报了“网红培训班”。
图表显示48%的95后选择了毕业后不就业;而选择就业的人里,有54%的人最向往的职业竟然是网红。
还记得在快手APP上爆红的”郭乐乐“小可爱吗?被称为史上最贱小学生,他一路走来的经历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因为传播的视频影响不良,导致被“快手”、“抖音”连续封杀。想一夜成名,然后“想干嘛就干嘛”,这就是未成年人网红的危险想法。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上镜,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红,但,不希望我们的孩子,还未成长,就过早地涉入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瞬间获得关注和流量,廉价的掌声和表扬让孩子早早迷失,失却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失却了他一生中最可宝贵的纯真年代。
总结语:还想对网络看瓜说一句,本着对孩子的爱护,请让孩子们回到书桌前,踏踏实实读书,这是对这些有小天赋的孩子,最好的点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近也看到些孩子在模仿老师教育学生的视频,十分的惟妙惟肖,但我没有看到有恶搞的,我倒是看到这个模仿背后的积极一面。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如父母一样是苦口婆心的重复那些孩子耳朵早已磨成茧子的话,孩子或许早已习惯,孩子模仿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孩子已经记在心中了,只是以这种方式表达出来了,或许学生们彼此间一笑而过,但不可否认会有学生再次在心理想一想。
还有每个教师的上课模式都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学生久而久之一定会对老师的口头禅、经常惯有的动作等有莫名兴趣,学生对老师的模仿有时是这位老师十分平易近人的接近学生、关心学生,得到大多数学生的爱戴,学生们认可这位老师。如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什么是母校,就是我自己可以说它的不是甚至骂它,但是别人说时我就会反驳他。同理自己班里的学生模仿老师的各种言语或动作,也是这种心理,当其他班里的学生也这样做时,他们依然会维护自己老师的形象。
再有,他们这个年纪本来就是在学习和模仿他们碰到了一些人和事等,这也是为什么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原因。家长的一言一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眼里。当然也有孩子模仿过自己的父母,只是网络上看到的较少罢了。
所以,模仿是孩子认可和学习的环节,只要学生们并没有逾越界限,知道有个度就好了。毕竟尊师重教永远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学生更不能例外。
上一篇:神经性耳聋戴臻耳T助听器适合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