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你是“钟美美”同学的家长,你会支持他日后学习表演吗?
孩子,老师,他的如果你是“钟美美”同学的家长,你会支持他日后学习表演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诚然很多调皮捣蛋的学生在课堂上就是不听课、不遵守课堂秩序,但是我们学校里已经有相关的规定针对这类“问题”学生了,那么任课老师是不是应该对课堂上更多的遵守课堂秩序的同学们负责,不要浪费绝大多数人的时间,安心任教?
很多老师肯定会辩解说:“我看到这个问题学生就头疼,就心情不好,搅和的我没有好好讲下去的欲望,所以我不得不这样做。”
对不起,你这个理由我不接受
因为这是你的职业,你有职业的要求,我知道你不是圣人,但是你在进入这一行业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自己会面对什么样的问题,自己就应该针对相应的问题“修炼内功”,而不是发生问题的时候把锅都甩给学生。
假如你是警察,难道这个群体在执法的时候发现胡搅蛮缠、不讲道理的群众我们就不管了?他不讲道理但是没触碰底线你就可以越权把他扣了吗?然后让真正的违法犯罪的问题搁置不管?
还有医闹问题也很严重,但你什么时候见过医生把患者扔在手术台上不闻不问,让患者自生自灭呢?
相比之下课堂秩序不好这种问题简直够小儿科了吧?前两个都是可能涉及到人命关天的事,从业者依旧得顶住压力公事公办,那课堂上遇到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岂不是太正常了?学生本身就有个体差异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背景和性格特点,那为什么有的老师能耐住性子因材施教,有的老师就破罐子破摔、搞的一损俱损了?
今年上面提出了要提高教师待遇,这是好事,可以让更多有能力、有素质的人进入到这个行业发光发热。在这之前的教师行业确实责任也很重,但整体待遇偏低,以至于绝大多数有能力的人根本看不上这个职业:为什么不去当医生、搞金融、干IT?哪个不比当老师赚钱多?导致最后考教师岗位的人群绝大多数都是二本三本的普通人,这些人比上不足,比下也不是多有余,自身学习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又如何能教育出顶尖的学生?如果这种形势持续几年,估计我们以后的顶尖技术人才都会出现断档,到时候再亡羊补牢可就晚了。
还好现在国家应该也发现这个问题了,所以才开始重视教师待遇,但提高待遇的同时也希望能注意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毕竟“上梁不正下梁歪”,许可馨这样的人肯定不是天生就这样的,反而哈尔滨师范大学于琳琦这样的人才是我们应该重点防范的对象。
总而言之,希望这样充满悲剧内核的喜剧不要再出现在公众眼中了,
毕竟这样的喜剧着实让人笑的想哭。
我是心理医生西红柿奶爸,体制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会常年免费分享各种心理、公考和育儿的相关经验及资源,欢迎关注、点赞!
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和困惑,我们一起讨论!
我会定期免费分享关于心理学、公考和育儿方面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模仿老师爆红的“钟美美”,我开始是支持,现在却要劝诫。别扼杀孩子的创作力,但也别过度消费。
近日,一名初中学生因模仿老师在多个短视频平台里成为网红,账号显示这是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个具有一定表演天赋的男孩,而在前几天他删除了自己在各平台的视频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其实还引来了多个主流媒体的报道。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这一事件的态度随着事件的发展有了一些改变,开始是支持,现在却要劝告。
01
我同意“别扼杀孩子的创作力”的观点
偶然自己在网络上也看过这名学生的几个视频,第一感觉认为这个孩子很有表演天赋,在听说他的视频全部删除后,我也就此事做了下面这个简单的评论。
因模仿老师爆火的“钟美美”,删除所有作品,作为一名老师,感觉真没这个必要,如果这是我的学生,我会鼓励他继续,但同时我也会告诫他,不能由此影响学习。
偶然也看了几个这位同学的视频,能感觉到这位同学有着很高的表演天赋和模仿能力。这种天赋真的不应该用所谓传统的师道尊严加以抹杀。
看到这位同学的表演,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师范读书的一个同学,他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经常在我们面前模仿当时我们的教导主任。在一次全校性的元旦晚会上,当时我们就推荐他表演了一个小品,其中就有模仿我们教导主任的情节,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为了表示尊重,我与他还专门去向教务主任征求了意见(当时我是班长),而我们的教务主任不仅没有反对,还指点了他几处模仿得不太像的地方。
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教务主任爽快地答应,我们还没感觉到什么,今天看到这则消息我才突然感觉应该向我们教务主任致敬。
我想这名同学选择删除视频,应该是受到了某种压力(当时并不知道当地教育局已经介入,只是凭感觉应该不是自己真的想删除视频,当时我还以为压力来源于老师)。
这只不过是少年的天真,我们做教师的为什么不能包容呢?而且我们也有更好的方法去处理,比如说可能引导孩子今后去模仿更多的其他内容。
02
事件发展至今,我却要劝诫
学生模仿老师,对其影响不宜过于放大,连教育局都出动了更大可不必。但事已至此,建议这名学生不应沉迷于做一个浅薄的“网红”。
现如今,这孩子真的成为网红了,几天内各视频平台粉丝涨到了几十万,而且就有公司来买他平台的广告位。
在这名同学删除视频时,一篇名为《模仿班主任的爆红小“影后”“钟美美”被约谈,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创作力》迅速引起热议,如果是当时,我也非常认同这篇文章的观点。但事情发展到今天,我却有了另一个思考。
这本来是一起很小的事件,但如今成为热点,其中有两个现象值得人深思。
第一个现象是,虽然说这名同学在模仿老师的过程中,能看出他有一定的表演天赋,也能看出他观察事物比较细致,但他拍的小视频作品不足以引起如此大的轰动。这其中引起了人们兴趣的是“学生”与“老师”这样的身份背景。
但是这些天,网络上大量他的视频传播,还有人把他的小视频进行了二次加工。也就是说有很多人在消费一名初中的学生。这种消费不论是对社会,还是对教师群体都没有积极意义。
更重要的是对这名学生更是一种伤害,只是他和他的家人暂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个现象。
这名学生在短暂地删除了视频后,马上又恢复了。看了他恢复后的第一个视频,说对广大支持他的网友们表示感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