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说苦难出诗人?
苦难,诗人,杜甫为什么说苦难出诗人?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韩信“胯下之辱”,被调皮二郎玩弄,可他成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大将军;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受尽了吴国的凌辱,可是他一举攻打吴国,洗雪了耻辱,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司马迁遭受宫刑,痛不欲生,然而他却在幽深囹圄之中完成了千古史记,完成了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愿望;还有吕尚,伊尹……不都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吗?苦难正是成功与失败的纸窗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说苦难出诗人?诗言志,诗人的创作需要激情,需要联想,需要生活的体验,苦难的经历能提供基素材。正如唐朝的杜甫经历战乱,流离,贫穷,作品表现当时的民间疾苦,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诗歌来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体现: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是从灵魂深处喷发出来的东西,苦难能够进入人的灵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人说:“苦难出诗人。”人生斗志难酬,抑或求而不得,遂怆然泪流,颇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感慨。或故国之思,或旷古之愁,抑或个人遭际,于哀娩凄切中有磅礴之势 ,难以掩饰。
其实,人生在世如沧海蜉蝣,于是一首首诗词横空出世。
一个依江而立的诗人,飘然而坚定地望着前方……公园前278年的端午,屈原因国破家亡而投汨罗江而死。
刘勰说屈原在《诗经》之外,“气往铄古,辞来切今。”“其衣披辞人,非一代也。”其功莫大焉。拜谒诗魂,有白云苍狗之慨,有世事无常之叹,不过是云横四野,雨锁青山而已。
那年曹植经过洛水,与“洛神”相遇而创作《洛神赋》已过去七载,而离他当年志得意遂,潇洒倜傥与待才傲物的形象更是恍若隔世。而此时他眼中的鱼山,也成了他一种寄托;连接现实与梦幻、生与死、冥界与今世的一个介质。
诗人弓车先生说:“我听到的天籁之音是否就是曹植听到的所谓梵呗?而何为天籁之音,何为梵呗?何为我,何为天,何为地?”
无论是李白的“木兰之枻沙棠舟,……载妓随波任去留”,还是柳永的“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抑或是辛弃疾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都是这种心态的真实写照。
而蒲松龄不仅仕途无望,而且功名皆无,只是一介寒儒,无论是做幕僚,还是当塾师,都缺乏李白、柳永、辛弃疾们那种风流倜傥的条件和资本,守着糟糠之妻,每日粗茶淡饭,却不时得见达官贵人们偎红依翠,骄奢淫逸,黯然神伤之作,只有于“子夜荧荧,烟杆错欲蕊”之时,在瑟瑟萧斋,浮白载笔,于虚构的异怪世界里遄兴逸飞,永托旷怀,把对女性的渴望与理想,寄托于天然丽质、温柔多情又可爱之至的一个个狐女身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看到您的问题,并且作答:
诗歌是属于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之一,艺术最核心的东西应该就是情感的表达,能触动人心的东西。回首古今中外一些诗歌词赋,能一直流传下来成为经典的大都是能表现生活状态,情感抒发和引起共鸣的一些。这就极大的考验诗人的表达和共情的能力。、
有句话说“苦难是灵感的源泉”,灵感对于诗人创作是非常重要的。也不是说诗人没有经历苦难就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其实别人的苦难也是一种源泉,有时候你在受苦难的时候也成为了别人的灵感源泉。
诗人从苦难中感悟了生活,只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的生活,直面过惨淡的人生,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才是有丰富内涵和生命的,是诗人自己的一种深刻的感悟,已经对于当下生活的现象最深刻的描写,诗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歌颂,诗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嘲讽,诗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记录。
看看历史上那些很多有名的诗人,基本上都经历过一定的苦难和变迁,像诗圣杜甫就曾被称为“苦难诗人”,他的文学作品传达出来的都是一些爱国情怀,忧国忧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苦难出诗人,这个提问的苦难应该是指苦难的经历,单纯的苦难的经历不一定出诗人。我认为诗人应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学问,一个是阅历。没有学问,胸膺乏墨,再苦难也断然写不出好诗来。李清照是才女。且历尽悲苦,所以才能写诗写词,发出“冷冷清清凄妻惨惨戚戚”绝世之叹!
上一篇:剖腹产后怎么瘦肚子?有哪些多吃不胖,一路瘦到底的方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