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楼梦并没有传播积极的精神欣赏它有意义吗?若有,该如何欣赏它?
红楼梦,宝玉,封建红楼梦并没有传播积极的精神欣赏它有意义吗?若有,该如何欣赏它?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会做人”的确是薛宝钗的性格特点,这与她“温柔敦厚”的外露特征相融合,使得她为人人所夸赞。宝钗“会做人”,“不关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为人处世原则,让她凡事不像黛玉一样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指出,而是充闻耳不闻,装作看不见,只为心里明白也就罢了。这就使得那些平日里做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的封建主子们便 赞她“会做人”。宝钗“会做人”不仅体现在对封建阶级最高统治者不露声色的笼络,还表现在对处于封建阶级下层的被压迫者的收卖上。贾母给她做生日,要她点戏,她就依着贾母素日的喜好说了一遍。又将贾母喜吃的甜烂之食当做自己喜吃之物说了出来,结果“贾母更加喜欢了”。王夫人逼死金钏儿后,她和袭人扣听到消息,就连一向奴性很强的袭人也不觉流下泪来,而剥削阶级冷酷无情的本质使得她只感到“奇”便急忙撇下袭人,跑来王夫人处来安慰她。把全部罪过都归之于金钏儿的“糊涂”。她还说:“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主仆之情了。”为了笼络王夫人--- 她未来的婆婆,宝钗表现得非常大方,表示了她并不忌讳把自己的衣服赏与死去的奴才穿,当即回家拿了几身衣服来。至于受压迫的封建阶级下层统治者,宝钗为刑岫烟掩盖当衣度日的事实,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她还设法拉拢黛玉,为病中的黛玉送去燕窝、糖片。甚至就连赵姨娘这个众人嫌弃的女人有时也能得到一份宝钗送来的礼物,令她受宠若惊。遇到她在宝玉面前谈论仕途经济,恼了的宝玉当面给她下逐客令,宝钗为求“会做人”的命号,自然不能发火,只能把努力埋在心底,一笑了之,让袭人对她“会做人”的名声又多了一份赞叹。宝钗不仅会做人,而且常常借“做人”的机会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史湘云要起诗社,但没有钱,这时宝钗便趁机要替她设东。
宝钗告诉湘云要从自家带 东西来请大家,但出门叫一个婆子来却说:“明日饭后请老太太姨娘赏桂花。”“会做人”的宝钗表面上是帮了贫弱孤女的大忙,但实际上却是给另一段“金玉良缘”一次打击。她借口请大家,实则是为讨好封建统治的大家长。她处处小心,处处为了讨好贾母而布置。如此可见“会做人”的宝钗是怎样“会做人”的了。
宝钗另一个主要性格特点就是虚伪,她虽然说过,对和尚道士所说的“金玉良缘”认为是胡说,又说金锁沉甸甸的戴着无趣,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宝玉去看生病的宝钗,宝钗拿着他的玉“重新翻过来细看”又“念了两遍”,再嗔怪丫环莺儿为何不去倒茶,引出莺儿笑说“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这正好达到此此起宝玉注意的目的。然后再将本来戴着无趣的金锁从里面的大红袄上掏将出来。薛宝钗笼着红麝串招摇过市也是同样道理。本来她不爱花粉,衣著朴素,最不喜打扮,但金锁专等玉来配,而红麝串是元春独赐予她和宝玉的,都是命定婚姻的征兆,所以以此才能来证明只有她才是得天运命的人堪配宝玉。虚伪而“会做人”的宝钗就是这样,以“敦厚温柔”的“淑女”身分为掩盖,用她深隐的心机暗示和讨好贾府的家长们。
不过就其社会会地位和得到在人们心中的好评来说,宝钗“做人”是成功的。就从这点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点启示。在当今纷繁变化的社会中,要想得心应手地周旋其中,恐怕这就要向宝钗学几手了。不过有得必有失,或许我们会推动我们的真本性。但我想,只要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学习好的一面,或许对我们也是很有帮助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表面看是悲剧,但如何从悲中解脱出来,实现人性的升华,书中告诉了你我答案,只等有智慧的有缘人能醒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的伟大自不必说,以一本书引发一门学问自古绝无仅有。我想从另外的角度简单说说。
红楼的伟大并不是说他要传播什么积极的精神。而是他神预言一般的前瞻性,他预测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的终结。曹雪芹所处的年代清朝康乾盛世的劲头上。无论从封建社会的发展趋势来说,还是从经济政治制度等其他方面来说,那个时代都是处于“天朝上国”的欣欣向荣下。如果你穿越到那个年代,说清朝快要完蛋了,怕是没人信。要是你说封建制度快完蛋了,怕是所有人会把你当做神经病。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虽然曹雪芹家道中落,经历了家族兴衰,但远远没有到能开天眼看穿封建制度葬礼的程度。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衰败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缩影。这个振聋发聩的预测不是曹雪芹报复意淫出来的,而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对社会方方面面的观察而慎之又慎得出的结论。不是红楼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而是,红楼预见未来地让人们听到了封建制度的丧钟。很快,不可一世,欣欣向荣的封建制度,封建王朝如曹雪芹预测的一样倒下了。
世界大变革并不神奇,神奇的是原有状态正如日中天,你却能看到变革的到来,这不得不用伟大一词来形容。曹雪芹的红楼如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论亦是如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了这么多答非所问的废话,只想告诉你,这个问题的结果。很简单
用辩证法的思维去看待它,理解他。
你都知道他是负面的,也就知道他怎么是正面的了。
同样一件事物,有的人看到它是正面的,有的人去看到它是反面的。
如果是反面的,我们应该反思和思考自己从这件事情上或这个人身上能得到什么好的经验和教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