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楼梦并没有传播积极的精神欣赏它有意义吗?若有,该如何欣赏它?
红楼梦,宝玉,封建红楼梦并没有传播积极的精神欣赏它有意义吗?若有,该如何欣赏它?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红楼梦并没有传播积极的精神欣赏它有意义吗?若有,该如何欣赏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一部多维度涵盖丰富的文学巨著。
红楼梦像一组多棱镜,通过它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概况。折射出人们的爱情观,婚姻观和贵族士大夫阶层的择偶标准。
全书描绘了贾府从频得恩宠锦衣玉食,歌舞升平的金粉世家逐渐走向没落衰败的全过程。同时也精彩的刻画了令人叹息揪心的宝,黛,钗感情纠葛,婚姻错位。更不惜笔墨的揭示贾府之内不分主仆莫道男女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淫乱不堪的丑陋行径描摹的也是立体生动。
所以,红楼梦既是一部历史题材宏篇巨著,我们只管从文学和史料角度学习,膜拜,研究,领悟
大家定会受益非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积极与否并不是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作品本身就是作品,至于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什么,是自己的事情。
按照你的思路不妨再极端一点,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够极端吧,通篇说的都是所谓“中国人的劣根性”,但我还是看下来了,有什么用?起码知道了哪些问题是国人所独有的,哪些问题是放之四海而皆有的,他们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怎么解决,还有柏杨这货到底是个什么人[酷拽]。
所以作品本身是没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的
就好比我写书告诉你“大象很丑”,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大象”“为什么丑”,你看,你有你自己的判断,不是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是一部悲剧,但并非一味的消极,相反,我觉得它很积极。《红楼梦》最积极的地方在于,它反对封建社会种种不合理的地方。
反抗封建读书做官论
像这种话,曹雪芹是不会直接说出来的,他是通过笔下的主人公来表现的。贾宝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反对家长给他安排的命运,他不想读书做官。而且,贾宝玉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勇敢的反抗。对贾宝玉而言,读书做官就是“混账话”。
提倡婚姻自由
这个,曹雪芹自然也没有明说,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人的婚姻悲剧得出这个结论。父母包办,没有爱情的婚姻注定没有好的结局,这就是曹公告诉我们的道理。为了爱情,曹公也“告诉”青年人要用于追求,不惧艰险。
生活腐化是家庭衰落的根源
贾府祖上战功赫赫,而且还和史家、王家、薛家有血缘关系,可它还是毁灭了,这里固然跟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因素有关,但是别忘了,贾府一众人等生活腐化,不好好经营。这就告诉我们有了点钱后要节约,不能铺张浪费,不然家底会败光的。
这些都是《红楼梦》的积极意义,关键看你怎么读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红楼梦》,认真思考,你总会有收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自问事以来,就饱受争议。有人说《红楼梦》描写了封建贵族家庭腐朽、奢靡的生活,是消极的。但是站在时代的角度,《红楼梦》却有更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首先,它通过一个封建贵族家庭来反映封建社会无可挽救的灭亡命运。尽管死去的祖宗动员了神的力量,活着的长辈用尽了礼和情的软硬办法,也出了几个颇有才干的人物,但“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终于挽救不了。
其次,在写作上,它通过描写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塑造人物,更加细致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和外形。它不止写出了人物故事,还描绘出一幅当时的风俗画,为民俗学提供的宝贵的资料。
三,曹雪芹继承发展了自李贽以来的民主色彩思想,对代表旧势力的封建意识,作出了更全面的批判,发展了在他以前的诸小说所提出的观点,显示出了他的思想高度。这体现在它描写宝黛之间的爱情,不是简单的一见钟情,也不是才子佳人的卿卿我我,而是两个人经过长期的观察了解和痛苦的试探考验,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这样的爱情牢不可破。另外还有关于夫妻问题、家庭教育问题、君臣关系问题等,都有比它以前诸树更加深刻和实质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必然灭亡的命运。
《红楼梦》这部巨著,犹如汪洋大海,浩瀚深广,又奥妙莫测。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对其有这样的评价:“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对《红楼梦》的评价也不同。但是,它的深远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给人展示了一幅丰富的生活画卷。权贵达人,底层百姓,闺阁闲情,家庭锁事,人情世俗,官场斗争,小人物的挣扎与无奈,大户人家的豪与横,所有人物和故事,都在现实里有影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