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贾宝玉出家是反抗封建礼教还是逃避?
宝玉,也是,他的贾宝玉出家是反抗封建礼教还是逃避?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家庭突然变故衰败,如似天地之别一落千丈。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使其失去了过去无比优越的生活条件。而又不能很好的自生,痛苦不堪的失落,忽然让其明白了很多的道理。人间仕途也是空亡,既然无法像以前一样的正常生活,还不如弃世躲避空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贾宝玉出嫁是为了逃避,绝对没有反抗封建礼教的味道。发生大观园事件后,贾宝玉的丫鬟晴雯死掉了,贾府养的十二个小官也被遣散,有的遣返回了老家,有的出嫁当了尼姑。就连贾迎春也要出嫁了,薛宝钗也搬出了大观园,之后,……,因此,贾宝玉出家完全是为了逃避,哪里有反抗封建礼教的意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逃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宝玉出家是一种自我坚持和无奈选择,也是一种宿命,客观上起到了反抗封建礼教的作用,还没有主观反抗意识,也没有看破红尘和逃避现实的觉醒。
主要是心爱的人儿已经离去,生活是这样的无趣,就宁肯出家,也不再继续维持现状,在寺庙里思念自己爱情,为故人祈祷,未尝不是一种坚持,客观上表现出来,对封建礼教置之不理,我行我素而已,还没有反对封建礼教的意识。也是没落家庭公子哥无奈的选择和无言的宿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宝玉最终选择了出家,是因为爱情失意,还是婚姻不满;是看破红尘,还是抗议社会现实。宝玉到底为什么出家,仅代表个人之言,欢迎指正!
作者在小说的第一回早已指出,这块顽石本不在红尘之中,何以来到世间,不过是一番历练。繁华享尽、富贵看终,方明白繁华富贵不过一场黄粱美梦。所以红楼梦里梦境甚多,大梦小幻,梦里有梦,梦醒了也不觉得是梦。宝玉在梦里与秦可卿有了肌肤之亲,又在梦里赌咒发誓,不求金玉良缘,只愿木石前盟。
宝玉是神瑛侍者,黛玉是绛珠仙草,一个是羡慕人世繁华,一个是感恩还债。既然黛玉泪尽而死,债已还清,宝玉自然也就没有理由留在人间。
宝玉还是个情痴,他自己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甚至说自己也是须眉浊物。
他是青埂峰(情根)的顽石,所以对女孩子是特别的怜香惜玉。不要说黛玉、晴雯,也不要说宝钗、袭人,就是金钏、芳官也是疼爱有加。
还有如秦钟、蒋玉菡,也是宝玉的至交好友,而像贾雨村则是宝玉最讨厌的人。所以宝钗和袭人一个在外面督促他上进,一个在里面劝导他读书,他是恨得牙根直痒。甚至湘云偶尔也提两句,都惹得他厌烦,只夸林妹妹从来不说那些混账话。
他可以为这些女孩们担下所有的错,就像耶稣愿意一个人背十字架。
宝玉从小就是在蜜罐子里长大,周围盈满了甜蜜的爱。身上这块玉也是浸透了老祖宗和家人的关怀,容不得有半点闪失。
恰恰宝玉就是不喜欢这块玉,因为他知道林妹妹身上没有玉,而且十分嫉妒佩玉的宝姐姐。因为爱着一个人,所以就会护着她所有的短处,哪怕妹妹经常气得哥哥犯傻和痴呆。
宝玉讨厌读书,但并不拒绝与姐妹们一起看书吟诗。他无聊的时候让茗烟弄了很多课外书,既有野史也有言情剧本,还让黛玉看见了,也爱不释手。
试想这些书若是被宝钗看见,即使不报告王夫人,至少要唠叨几句。而黛玉却能理解他,也从不规劝他上进,只有宝玉被父亲暴打时才眼睛肿得像个桃,没人时悄悄地告诉他,你就改了吧。
宝玉不爱读正经书,是对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法的叛逆,反映了他对家庭和社会现状的极度不满,但是虽然每天都耳闻目睹很多荒唐事,却无法改变现实,只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反抗。
他畏惧贾政,就像老鼠见到猫;讨厌贾雨村,话不投机半句多;不喜欢贾琏,却暗地里欣赏平儿,为她在夹缝里做人而担心;处处为那些女孩子担当,尽自己微薄之力,无声地表达心中的不满和怨恨。
他宁愿与薛蟠在一起喝酒,与秦钟一起逃学,与蒋玉涵交换汗巾,因为他觉得爽快,不感到心里委屈。
宝玉爱着身边的姐妹,和他们在一起他感到无忧无虑,他感觉自己也变得清澈见底。即使有时脚踢袭人,责骂晴雯,还有时顶撞宝姐姐,不理睬湘云,但是那不过是他的真情流露,宝玉是个女儿国里的真汉子。
宝玉的出家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被一僧一道所逼迫,更不是宿命和传说。他是作者精心构造的一个故事,一部压迫与反压迫,斗争与反斗争的交响乐。
在这场盛大的演出中,既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也有诗友们的激情,还有对弱者的同情和关心,对卑鄙者的鞭挞和揭露,对受害者的悼念和致意。
金钏因他而亡,他趁着王熙凤过生日时去为她烧纸;晴雯无辜受害,他为她撰写芙蓉诔;秦可卿死了,他曾经吐血;元妃死了,迎春被虐,探春远嫁,惜春出家,凤姐亡了,袭人出嫁,直到黛玉也离开了,他的心灵一点点受到伤害,他再也扛不住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