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
自己的,不如意,事情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常言道覆水难收,而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一样很难收回。一旦大言不惭地随意说话,说出了却做不到,或者遭遇事实“证伪”,那自己在别人面前不光丢脸,久之还会“失信”,那样别人就再不相信你,不会和你来往了。
孔融十岁时候随父亲到了洛阳,他曾独自一人去拜访当时的朝廷名士李膺。孔融对李家门卫说我们两家是世交,李膺接待后就疑惑地问是什么亲戚。孔融从容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众宾客都对孔融的话感到惊奇,对他的少年睿智感到叹服。
太中大夫陈韪随后到了李膺家,其他人把孔融的言行告诉他之后,陈韪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当时在场的孔融接口道:“我想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
陈韪为自己的说话随意付出了代价,孔融的话让他很尴尬,甚至无话可回,导致在李膺众宾客家人前面出了丑。
正确对待过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过错不要紧,重要的是要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过错。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说犯了过错而不改,那就是真的过失了。有了过错要勇于纠正,如果坚持错误不知悔改,那就是错上加错,到最后造成无可挽回的过错了。
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就像日食月食一样,大家都看得见,一旦纠正了大家都仰慕他。承认错误需要勇气,而改正错误则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君子做人襟怀坦荡,有了错误敢于直面,勇于纠错,“浪子回头金不换”,改过自新后照样可以得到他人的谅解和尊重。
但小人就不一样了。爱慕虚荣的小人总是不愿承认自己的过错,甚至刻意去隐瞒掩饰,生怕被别人发现,一旦被发现也拒不承认是自己的过错,或者向别人身上推责任,文过饰非是小人的最爱。
但问题是,文过饰非只可以掩藏一时难以长久,时间久了漏了陷必将遭到周围人的不屑和唾弃。所以《论语》教导我们不要去学这种文过饰非的小人,而应闻过以喜,像颜回那样做到吃一堑长一智,知错就改,“不迁怒,不贰过。”如此则离君子不远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顺其自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大容四该,眼开纳五湖,风景览收,没有啥不愉快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太多的不如意,就像过关斩将一样,等你把所有的苦都经历了剩下的也就是美好了。
上一篇:什么鱼刺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