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西游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为什么?
西游记,悟空,唐僧《西游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西游记》所体现的是“三教合一”的思想,其中又以“皇权为尊”。尽管书中写了道祖老君地位多么高贵、佛祖如来法力多么高强,但他们都是玉帝的臣子,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忠于皇权。
作者在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一直都是对他抨击的,并以“妖猴”等来贬低他,所以那段情节作者的目的并非是赞扬他的反抗,而是为后来他被三教感化做下铺垫。自孙悟空加入取经队伍后随着磨练,他的心境也渐渐发生了变化,而作者对他的改变从不吝啬赞扬之笔。也因此“取经”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修心”的过程,而孙悟空正是被称为“心猿”。
《西游记》遵从的是“三教合一”,在书中对于取经大业无论是天庭还是佛道都是极力支持的,也因此取经途中师徒四人叫天天应,叫地地灵,而取经途中恶人凡是诋毁一教,其它教派也会对他做出惩罚。
但在三教中作者始终又保持着皇权为尊的态度。也因此在平顶山面对峨眉山(道)、须弥山(佛)和泰山(儒、皇权)三座大山,孙悟空最终被像征皇权的泰山所压倒。而被封建思想感化的孙悟空也一直捍卫着封建礼仪教条,比如孙悟空疾言厉色地批评和妖怪生活了十三年的百花羞公主;比如朱紫国王妃被金毛吼抓走后为了证明她的清白孙悟空特地找来神仙为她作证;再比如他得知凤仙郡郡守推倒了拜祭玉帝的贡品后也对他大为不满……
对于这些维护帝王的细节原著中其实还有许多表现。也就是说《西游记》本身就是一部古典小说,有着古代文人一向的忠君思想。
综上所述,《西游记》的核心是就是“三教合一,皇权为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西游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名著。人人都对《西游记》有一定的了解。不过绝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阅读过《西游记》原著,故而对《西游记》的思想内涵缺乏基本的了解。关于《西游记》,一个最根本也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这样一部名著大书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这个主题思想又集中体现在一个问题上,那就是《西游记》究竟是崇尚道教还是呢?
01 《西游记》的核心思想是道教思想
《西游记》故事的原型是僧人西游印度,留学取经的经历,所以很多人都认定《西游记》讲的是一个佛教的故事。但其实《西游记》小说的核心思想其实是三教合一,而这种三教合一的思想正是道教全真教的的教义。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在魏晋时期盛行炼丹术。宋金元时期,内丹学开始出现,其以“天人合一”为指导思想,视人体为鼎炉,精气神为药物,注重周天火候炼药,在人体内凝练结丹。金代全真教就以内丹学而闻名,又主张”三教合一“,诵读儒家《孝经》、道教《》和佛教《心经》。《西游记》一书中充斥着大量的道教全真派内丹学术语,譬如“金公”、“木母”、“姹女”、“婴儿”等,而其中更是屡次出现《心经》,体现了道教化的佛教思想。
02 《西游记》中的人物设定对应着道教理论
《西游记》中出现了大量的道教内丹术语和理论。首先是阴阳五行理论。《西游记》主张三教合一,合一的关键就是人的心性,所以是全书主角。孙悟空为阳,五行属火,对应心脏,又称“心猿”,为阴,五行属水,对应肾脏,阴阳和谐才能炼成“内丹”,所以《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开篇诗词就说“金驯木驯成正果,心猿木母合丹元”。
内丹学认为人体成丹有三种基本原料,铅、汞和朱砂,在人体中就是心火、肾水和脾气,对应着三徒弟。为师父,“三藏”就对应着三种脏器。孙悟空代表人之心志,最忌混乱,以“空”为目的,所以法号“悟空”。猪八戒对应肾脏,肾脏藏精,司人之欲望,所以猪八戒最贪馋好色。欲望修炼要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所以法号“悟能”。沙和尚在阴阳之间打圆场,五行属土,最为平和,所以叫沙和尚,法号“悟净”。
五行生克示意图
孙悟空的老师菩提祖师住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是一个“寻”字,斜月三星是一个心字,合起来就是“寻心”。菩提祖师说孙悟空是“猢狲”。“狲”字去了偏旁可以拆为“子”和“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系也,正合婴儿之论。在内丹学中铅为婴儿,汞为姹女,婴儿姹女交媾寓意着铅汞化合,也就是阴阳交媾,才能成丹,这又对应着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关系。
孙悟空先为齐天大圣(儒家),后是太乙散仙(),最后成斗战胜佛(佛家),就是三教合一的体现。古人有云“”,孙悟空代表心性,而白龙马代表意念,心性需要驾驭意念,所以孙悟空在天庭为,取经时牵着白龙马。而一旦他倒反御马监,意念脱离了心性的掌控,才会有的悲剧,所以才要踏上取经之路,重新磨练心性。
03 从车迟国斗法看佛道关系
电视剧《西游记》中车迟国斗法的场面
《西游记》第44到46回讲到了车迟国斗法,其中暗含着全真教内丹理论。第44回说到孙悟空看到车迟国道士驱使和尚拉扯大车,前面有夹脊小路,两座大关,大车一直拽不上去。孙悟空使个神通,随意就将车子拽过。所谓“夹脊”,是人体身上的穴位,所谓“车”,其实是道教术语“河车”,在道教内丹学中指的是人体前后两条经脉中气的运行,而运行必须经过夹脊关。
内丹学中认为河车运行时有三个阶段。从尾闾关到夹脊关,需细步慎行,如羊力拉车;由夹脊关至玉枕关,需大步快行,如鹿力拉车;从玉枕关至泥丸宫,需大力猛冲,如虎力拉车。
所谓“车迟国”,意思就是“河车迟滞”,而车迟国三精怪虎力、鹿力和羊力,正是对应着三个阶段。孙悟空是心猿,先天足满,心猿坚定,就能拉车过关,这实际上是对“三车力”理论的一种否定,表明了《西游记》对丹道理论的反思,也可以看出来作者对于道教内丹说的熟悉。
在车迟国斗法之后,孙悟空对国王说:“望你把三道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这都明确反映出来《西游记》一书的思想内涵,即三教合一,而经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又应该知道这种三教合一,是站在道教全真教内丹学思想立场上的。
上一篇:当医生必须要考医科大学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