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西游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为什么?
西游记,悟空,唐僧《西游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任何文化都根植于本国物质经济的生产方式,而西游记这部位伟大的著作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果实,《西游中》中佛非佛、道非道、魔非魔,而是抽象化的社会利益集团,假借神魔之名实说人间百态,教化民众觉醒。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也有四大名著,其中在文艺复兴早期也出现一部颇具魔幻主义的作品:但丁的《神曲》。我们可以暂以对比,《神曲》详细的描绘了一个想象当中地狱、炼狱和天堂,世人为进入天堂,克服各种诱惑,忏悔过错,求得上帝的宽容,而行恶之人势必受到永恒地狱的惩罚。《神曲》以基督教神学的观点出发来阐释自己对自由的追求,但其仍然未摆脱基督教神学的观点,从这点讲《神曲》仍然是一部宗教作品。
二、《西游记》“售后保障卡”:温故而知新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何况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生阶段看《西游记》都可以找到不同的乐趣。笔者接触《西游记》就是上小学的时候从86版电视剧西游记而起,粗略的知道了西天取经的劫难灾数,但是对具体西游记讲的什么其实并不太清楚,就喜欢看孙悟空和别的妖怪打架,觉得战斗才是《西游记》正确的打开方式,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武力的方式来解决,不服就打,打到你服为止。长大之后再看西游记,战斗反倒是最不重要的,看到的更多的是生活的无奈与艰辛,看到的更多的是背后利益交换的格局与使命,孙悟空乃至说师徒四人都是西游世界当中漂流不定的一叶扁舟,随大局变化而随波逐流。
有时候我们怀念86版西游记并不是看他的拍摄技术多精湛,情节有多跌宕,而是想念那个恍如隔世、记忆斑驳的年代,怀念那个时候纯真朴实的笑容,思念再也找不回的世间温暖。小时候觉得女儿国是最好过的一关,长大后才知道女儿国的“红粉骷髅”是最难的一次;长大以前总觉得孙悟空是破旧立新顶大的英雄,现在才知道也逃不过天地人寰的框架约束;长大以前总觉得自己未来的目标就是新的悟空,现在才明白半隐的二郎真君才是真向往;长大以前总觉得佛祖道祖是明主能君,现在才明白其实神仙也是凡人,贪嗔痴一样不少。常言道“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而《西游记》则是适合全年龄段欣赏,并且常读常新的精神伴侣,真正看到其间的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的黑洞属性才能掌握最后的精髓。
借用卡尔萨根的一句话作为结语吧:
“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存在过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上面度过他们的一生。我们的欢乐与痛苦聚集在一起,数以千计的自以为是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学说,所有的猎人与强盗、英雄与懦夫、文明的缔造者与毁灭者、国王与农夫、年轻的情侣、母亲与父亲、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家和探险家、德高望重的教师、腐败的政客、超级明星、最高领袖、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西游记结合到现有的工作当中,如果要去完成并做好一件事,一个人往往是很难做好的,需要团队的配合和目标感,唐僧心中的信念的支撑;孙悟空作为师徒四人的主力军,相当于团队中的执行者;而猪八戒作为团队中的润滑剂,调动气氛;沙僧的照听照做往往是现代行业最为淘汰,所以像沙僧一样的人随时会被取代,我们要做到团队的独一无二,找出自己的优势,当然这仅个人观点,愿听听你们的想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西游记的故事得倒着说。取经归来,唐僧被封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斗战胜佛,八戒被封净坛使者,沙僧被封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封八部天龙马。孙悟空,唐僧两人级别一样,都是大职正果。但往实了说,唐僧的只是个荣誉称号,而孙悟空则是军事主管,相当于军委主席。
从他们的身世看起,唐僧前世为如来佛坐下二弟子-金蝉子,现如今只得个荣誉称号,孙悟空,天生天养的石猴却最终与唐僧平起平坐,甚至还是实权职位。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从取经路上说起,唐僧不管前世多么厉害,现世也只是个肉眼凡胎的和尚,而孙悟空法力通天,取经路上,主导的当然是和尚,还有一个只会安抚情绪的河怪,一个煽风点火的猪精。
我前段时间发过一个说说,可惜看透一切妖魔的眼,看不透这世间生存真相,这世上本不需要明白人,自以为掌握真理的,猪精、河怪、肉眼凡胎的和尚。后来想想,我说的还不太对,孙悟空真真是看透了。唐僧终究是俗人,每次念紧箍咒,不是孙悟空犯错误的时候,而是孙悟空让他不高兴的时候,活脱脱一个庸才,但是架不住人有背景,又对悟空有知遇之恩,于是也便忍着了,这便体现了孙悟空的睿智之处,后期看透了妖怪真身,也不说出来,因为说了没用还不如不说,等师徒三人发现身处险境的时候,孙悟空已经找到解决事情的人和方法了,所以说,少说无用的话,哪怕你看到了,说一次两次他不听,就没必要了,多做些就好。
再说孙悟空,大闹天宫何等威风,为何取经路上一个妖怪都打不过,孙悟空退化了吗?并不是,五百年间,他只想明白了这一件事,个人力量再强大,但不懂得如何融入这个社会,或者说如何做一个人,终究也只能去养马。所以他也就聪明了,明明自己能解决,哎,去找观音、如来,自己能办的事去求领导办,示弱往往是以退为进。遇见有背景的妖怪,就去找正主,打死了谁也不好看。没背景的,孙悟空没输过。
个人能力终究只能解决一部分事情,更多的需要去通过人际交往来解决,大闹天宫,是只猴子,取经路上,才是真正化身为人。电视剧中玉帝没出过手,也很懦弱,而实际上,猴子一直在凌霄宝殿外蹦跶,玉帝根本不屑出手,但又爱才,于是降下法旨让如来收服,如果不看好这个人才,直接弄死多好。所以,再能耐的人也要学会收敛,自以为很厉害的人,其实人家并没有把你看在眼里,与只会蹦跶的猴子没有区别。
上一篇:当医生必须要考医科大学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