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了,学习始终不太主动该怎么办?
孩子,家长,主动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了,学习始终不太主动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学习,单从字面上来看,就可以知道“学习”其实是两个过程:学和习。
学,我们来打个比方,把人当作一台具有超高智能的生物电脑,这台电脑硬盘里面原先是没有任何程序和内容的(除了出厂自带的DOS脚本原始系统外,比如哭、吃奶这些行为动作就属于DOS脚本原始系统),我们让小孩学的过程,就是往这台电脑里装Windows系统和办公软件。
懂电脑的人就知道,装系统是急不来的,所有步骤就必须一步一步地来完成,如果操之过急系统就坏了,欲速则不达。因此,小孩子学知识,你不能急,必须按正常的速度来,以他的速度为标准,按步就班,循循诱导,千万急不得。
习,就是习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就是积累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家长要先作规划,作方案,定时间表,按计划有目的性的来引导小孩学知识,坚持天天如此,基本上只需20天时间,就可以养成小孩自己的学习习惯。只要习惯一形成,小孩就可以不用家长”监督“学习了,自觉得很,高效省心。
孩子只是显示器,家长是主机,显示器显示什么内容,取决于主机。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的问题,问题根源是在家长身上,家长要及时反省、总结,然后才能有效地引导好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孩子学习不主动,对学习没有兴趣,我最近遇到一个同样的学生。
学生学习不主动,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考虑环境的问题,今年的疫情造成孩子无法去学校正常上课,而是在家学习网课。
长期视频上课,老师无法时时监督,家长没有时间去督促,几个月下来,孩子养成了懒散的习惯。
虽然停学不停课,孩子可以同步学到与学校同步的知识,但是孩子是在家一个人在学习,没有学校的那种学习气氛,也没有同学之间的比较,没有了学习的压迫感,也会使孩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孩子学习不主动,我们也需要从家庭教育方面找原因,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学生更优秀,尤其这几个月,学生在家学习,不断给孩子布置作业,报各种网课,可是作业做完了又没有老师检查,学生感觉自己做的都是无用功,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
如果孩子自身出现了问题,学习不主动。家长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流,走进孩子的内心,你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的秘密也会告诉你,家长只需引导孩子,重新唤起对学习的兴趣就可以了。
对于家庭环境的因素引起孩子学习不主动,只希望家长以身作则就好,为孩子营造一个,人人都在学习的氛围,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要顺应孩子阶段性的特点。
三年级的孩子特点:8、9岁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情绪控制能力还是有限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由于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挠也随之而来,开始产生不安情绪,家长和老师需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作为家长,往往有这样的困惑:
二年级,我们孩子能考90多分甚至满分,
怎么到了三年级就总考7、80分了呢?
而且,孩子从三年级开始还变得更让人费心:坏习惯增多了、胆敢和大人顶嘴了……
那么,学生时期最重要的是哪一年?
答案不是初一,也不是大四,
而是小学三年级。
“三年级是道坎儿”,这句话在家长、老师中广为流传,那么,三年级孩子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很重要的转折期,对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
那究竟“转”在哪里呢?
“转”在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转”在孩子从一名儿童成长为一名少年,逐渐有主见。
“转”在孩子的情感发展由易变性向稳定性过渡。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
“转”在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这些转变有的我们已经重视,有的刚刚感觉到,有的还没有关注到,请我们的家长做个有心人,在了解孩子们所处的这个特殊时期之后能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给予帮助和教育,多和孩子谈谈,聊聊知心话,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
进入三年级后,我们会明显发现孩子的运动量变大了,加上学习压力的增大,难度的增加,孩子娱乐的时间变少了,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学生会产生疲倦感。
这时孩子就会想方设法宣泄自己的情感,学生容易变得浮躁,学习不踏实,成绩时好时坏,起伏大,不容易静下心学习,作业不应该犯的错误多,这些都表明孩子的自控力欠缺。
与此同时,学生的主动性不够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比如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后,不愿意做额外的提高作业或家长布置的作业;好词好句的摘抄,老师不硬性规定,自己就懒得去做,存在着“惰性”。
对策:给孩子确立明确具体的目标
这里的目标有两个:
一是远期目标,即理想。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把学习和自己的理想、社会事业联系起来,这个理想不一定就是孩子以后从事的事业,但是孩子有了一个奋斗的目标,会产生持久而主动的学习动力。
二是近期目标,最好是一两周内通过孩子努力就可达到的。在这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经常关心和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对他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表示祝贺,当他们表现不佳时,也要给予适当的批评。
一个目标达成后,再制定一个新的目标。给孩子适度的压力。孩子年龄小,许多事情的利害尚不知晓,不太懂得学习的意义,不愿意在课本知识上多下功夫。
所以,需要我们对学生施加适当的压力,而不能听凭学生完全自由行事。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讲清楚学习的意义,尽量从正面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上一篇:朋友看好一个产品不去拿总代理,却推荐给我拿总代,是什么心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