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种植荔浦芋应该如何管理?
芋头,球茎,荔浦种植荔浦芋应该如何管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四、合理施肥、科学管水
1、合理施肥
(1)幼苗前期:追提苗肥1次,发棵和球茎生长盛期的初期、中期2-3次追肥,注意要配合施用氮、磷、钾肥,施肥量前少后多。
(2)幼苗后期:为防止贪青晚熟,应控制追肥数量,按照氮磷钾15:15:15的比例,施40-50kg/亩复合肥做底肥,加施100-150kg普钙。
(3)苗齐后:按照氮磷钾16:10:20的比例,追施75-100kg/亩复合肥,肥料兑水浇施,期间结合锄草、培土、覆膜。
(4)6月初3-4叶期:此时芋头开始膨大,将1000kg/亩农家肥、15kg/亩硫酸钾、50kg/亩生物有机肥、2kg/亩硼锌镁肥堆沤30-45d后施肥覆土。
(5)6-7月份膨大期:病虫害时喷施膨大素加磷酸二氢钾等。
(6)7月中旬大暑前5-6叶期:拔草后,将25kg/亩硫酸钾复合肥,15kg/亩硫酸钾混合施用,盖一层浅土即可。
(7)8月份后:停止施肥。
2、科学管水
1、芋头喜水怕旱涝,叶片大需水量多,忌土壤干燥,易叶黄、叶枯。
(1)前期气温低生长慢,只需要保持土壤湿润,苗期忌浇水,发根和出苗会受影响。
(2)中后期气温高生长量快,宜早晚灌水,高温季节中午浇水叶片易枯萎,施肥揭膜前,保持厢面湿润,夏季防旱适量浇水,雨季注意排水。
(3)生长高峰期,沟底至少要有3cm左右深的水保持湿润,采收前20d控制浇水量,收获前10d停止灌水。
五、中耕培土
1、芋头球茎过分增长会影响产量和品质,培土一方面可抑制子芋以及孙芋顶芽的萌发,另一方面可减少消耗养分,从而促进球茎增长。
2、封垄前结合中耕除草培土2-3次,每隔15-20天/次,每次覆土5-7cm,采用起高垄覆膜深埋种植的无须培土。
六、及时淋施矮壮素和切除子芋
1、施多效唑和牡秧剂
(1)5-6片叶株高约45cm时,用壮秧剂8kg/亩和多效唑150g/亩混合淋施,20d后再用多效唑150g/亩淋施或叶面喷施。
(2)根据植株长势强弱增减用量,宜在晴天进行,用15g多效唑加40kg水灌心叶80-100株、株高80cm、5叶以上的基本封行。
2、切除子芋
7-8叶时切除子芋,能集中和保留养分,利于母芋膨大,子芋长有一叶一心时,割除生长点,留种的子芋选留3-4个娘仔不除。
七、人工除草
1、播种浇水后用芽前除草剂除草,选用都尔、扑草净等或禾耐斯水剂除草剂20ml兑60kg/亩水混均制成喷雾喷施全田。
2、也可以用150g/亩乙草铵除草剂喷施地面,生长期结合施肥、松土等进行人工除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整地开沟
地整好后,按80—100厘米行距开沟,沟宽50厘米,沟深35厘米,然后进行沟内施肥。
2、施肥
芋头需肥量大,生长期长,首先要施足底肥,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公斤,,48%硫酸钾复合肥(16—16—16)60公斤,按行距开沟施入。追肥应分次施用,在幼苗期、发棵期和球茎生长盛期共追2—3次,并以磷钾肥为主。
3、播种
播种时间在清明后(即4月上旬)下地,株距50厘米左右,种子与地面3—5厘米,覆土厚5厘米。也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
4、浇水
芋头忌土壤干燥,遇旱则黄叶、枯叶,但土壤过湿积水也不利根系生长。苗期应使土壤底墒足,切忌就浇水。幼苗期土壤见干见湿,遇雨则应注意排水。
5、中耕培土
幼苗期结合追肥,中耕灭草暖地,幼苗结束时,中耕并使栽培沟成为平地。以后以20来天培土一次,厚7厘米,共两次。培土的目的在于抑制子芋、孙芋的顶芽萌发及生长,减少养分消耗,使芋头充分膨大和发生大量不定根,增加抗旱能力。农谚说:“芋头不培,等于不种”。结合培土,根据叶面积分布密度、季节,尽早把多余的侧芽除掉,以免消耗养分和限制子芋生长。
6、收获
收获时注意勿伤芋头,不要把子芋摘下。然后晾干1—2天,在高燥温暖处窖藏,窖藏时堆顶部盖以隔热的谷糠、麦糠等。最后封土35厘米左右。使温度稳定在10—15℃,不能受冻,也不可高于25℃,否则引起烂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简单三步做好就行,防地下虫,打多效挫,防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