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的历史可信度有多高?我们的古代史客观公正吗?
历史,史记,都是中国古代的历史可信度有多高?我们的古代史客观公正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再比如像古埃及和古赫梯帝国爆发的卡迭石战役,双方都宣称自己获得胜利。
不过总体上来讲,中国古代的历史可信度还是很高的,我们的古代史也足够的客观公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历史转瞬即逝,留给我的只有前人的史书,相信不少朋友都如同题主一样有这个疑问。
在我看来,历史是可信的,但不一定是客观的,历史需要我们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我将用两个故事来阐述我的观点。
第一个故事——崔杼弑君
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了一个“崔杼弑君”的故事,故事里有一段是这样的:
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这段话的意思是:太史在史书上写下:“崔杼把他的君主杀了。”崔杼于是把太史杀掉了。然后太史的弟弟接替太史,继续写崔杼弑君这件事,崔杼又把太史的弟弟杀了。然后太史的另一个弟弟仍然不屈服,继续把崔杼弑君的事记载了下来,崔杼深感无力,就放了太史的这个弟弟。当时南方有个史官听说死了两个史官,于是他拿着竹简就前往齐国。到了齐国听说这段史实已经被记录下来了,于是就回去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来春秋时期史官的气节,这样的人所书写的史书是可信的,并且客观的,事实上在春秋时期,很多史书都是可靠的、客观的。
直到后面有皇帝开始,历史就不是很客观了,因为历史开始为政治服务了。
第二个故事——应州大捷
明武宗朱厚照,这个爱玩出了名的皇帝,曾经在应州打败蒙古小王子南犯的军队,但是史书上的记载不过是寥寥几句,好像有什么不能说的一样,其中要数《明实录·武宗实录》中的记载最为可笑:
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这次战役中,斩杀蒙古人十六人,然而我军死了五十二人,重伤五百六十三人。
看起来很正常,但是当时双方交战人数多达十万,十万人的战争,才死了六十八人,就算两万个小混混斗殴都不至于死六十八人吧,而且明武宗在回到京城后还拉着杨廷和的手说他亲自斩杀一人。我认为明武宗不会说谎,因为如果就算皇帝说谎也不可能说出来有损威风的话,他大可以说他斩杀了几十个,说他刀都砍卷刃了,但是他说他只杀了一个。
究其原因,不过是史书上一直把明武宗描写为一个昏庸的君主,而这次大捷不利于那些文人官员的宣传,自然就给抹黑了。
所以,史书肯定有客观的,但是也不排除主观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带着辩证的眼光来看历史,这样的历史更有趣。
我是一壶历史,谢谢你的观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司马迁史记应该是客观公正的,古代文人首先讲,道德,礼仪,文明,素质,孝道。百事孝为先,以德生孝。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文化己特别丰富发达,文明礼仪在实践中得到广阔发展,春秋致唐宋文人辈出时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信就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真相,只有阐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的是最高的。有正史和野史区别。相互验证。印度直接就没有。西方的全部扯淡。你想象不到的是中国写的能精确到街道。所以才有不出门而知天下事一说。
上一篇:阿帕奇直升飞机打得过战斗机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