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的历史可信度有多高?我们的古代史客观公正吗?
历史,史记,都是中国古代的历史可信度有多高?我们的古代史客观公正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比国外强。人类最擅长的就是遗忘,还有就是“自大(自以为是)”。
新文化运动,我们否定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认为中华文明只是从“商”开始。有人甚至认为是历史太长,给后代背上了包袱。从此以后 我们开始穿上西装,打起领带,学习“古希腊古罗马”,认为“科学”、“民主”可以改变一切,可以救我们出水火。
上下五千年,唐虞时代,再不见传于史书(教科书)。
新考古发现,中国的历史是世界文明的发端,是可信的,是伟大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政治角度看,“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乔治•奥威尔在他著名的《1984》中说:“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所以每个朝代都要掌握对自己有利的历史话语权。
中国各朝代的历史,都是由推翻前朝的新朝书写的,统治者对前朝的历史事件,也一定会做有利于自己的选择性记载,史官如果一定要按照真实的历史秉笔直书,就必然会遭当权者打压,方孝孺因为坚持要如实记载朱棣篡位的史实,就被诛了十族。
《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秉持的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历史实录精神,其记载的重大事件许多已经被现代考古所证实,所以《史记》的真实性向来受史家尊重。然而即使这样,司马迁仍不得不曲意美化汉朝贬低秦朝,甚至为此编造历史。比如他就杜撰了“泗水捞鼎”一事。无非是说刘邦起于泗水亭长,那里是他的龙兴之地,九鼎沉入泗水,说明他是天命所归,而秦始皇兴师动众地捞鼎却一无所获,说明秦朝已失天命。
但是历史发生过的事,总会留下痕迹,官家史书中被掩盖歪曲的事实,往往会在民间笔记中得到保留。比如清朝修的明史中记载崇祯想迁都,却不敢背负责任,遭东林党人阻拦后,崇祯心中极为怨恨,只能痛骂他们是亡国之臣,显出了一副既想逃命又要立牌坊的猥琐形象。
然而在钱士馨的《甲申传信录》和王世德的《崇祯遗录》等当时人士的笔记中却根本不是这样,在他们的笔下,崇祯从来没有想过要迁都,提出这种建议的大臣都遭到他的严词斥责。清朝在明史中如此编排崇祯,无法是为了丑化明朝,抬高清朝。所以,相比较正史,鲁迅更愿意信野史,相比较正论,他也更相信笔记。
所以对史书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要批判地看待,还要做科学独立地分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没有新的史证之前,可信度应在80%以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时间人物地点可信度极高,经过,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代史太久远和西方的神话变历史,事必寻圣经差不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其实没有真相。所谓的“信史”,只是相对而言,不能绝对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除了明史不太可信,其他的史料应该都是真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已经是一个基本定调了。可以这么说,离现在越远,史料越少,除了考古发现,大概也只能相信了,比如说司马迁的《史记》,写这部书的时候,大汉开国都已经历了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所以写的内容顶多比现在写的可信度更高,但客观公正真难讲,因为皇权统治嘛。
古代历史上,喜欢修改史书的,恰恰不是那些昏君,反而是所谓明君经常干的事,比如唐太宗,有事没事就找史官,看看是如果描写自己的,后来唐太宗怒而推倒魏征的墓碑,就是发现魏征将自己写给太宗皇帝的劝谏拿给史官褚遂良看,这还了得,跟皇帝争后世之名,不行!
宋代差不多也是这样,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岳飞,明显就是被神化的对象嘛,尤其是岳飞刚刚被杀的时候,满朝文武也没有为他多数话,直到宋孝宗因为要北伐,才为岳飞平反,后来就一路升迁成为岳王爷,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政治符号,而且之前岳飞的事迹,官修史书早被秦桧父子删除涂改了,所以你说真实的岳飞到底是什么样,谁知道呢?
上一篇:阿帕奇直升飞机打得过战斗机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